太阳能下乡未中标企业应该如何突围


 

 

太阳能下乡未中标企业应该如何突围
太阳能搭乘家电下乡这班快车,犹如秋收起义一般席卷全国,一夜之间下乡大旗插遍大江南北。下乡的高兴,未下乡的忧虑。两种派系的明争暗斗仿佛正在酝酿着,是消极的顺其自然、自生自灭,还是主动迎战突出重围?从企业生存发展的角度,笔者认为应从战略和战术两方面进行分析而后找准突破口突围。
战略分析
太阳能家电下乡的开展,无疑对于拉动内需,促进产业升级和加快行业发展步伐将具有历史性的意义。然而一个下乡标志,并不标志着就是企业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如果企业下乡前后没有发生什么改变,那倒还不如不下乡来的实惠。非但像花钱买“驰名商标”“形象代言”一样劳民伤财,更是一种最大的浪费。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造就了中国一代跟进之风,如果都像人们想的那样遍地是黄金,那捡到得黄金还有什么价值呢!
战术分析
经过近半年的观察,太阳能下乡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到了风雨欲来、大厦将倾的地步。这正给我们未中标企业留下了充足的发展空间,未中标企业应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以静制动,顺势突围。
那么如何突围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思路决定出路
在当前形势下,企业决策者应迅速扭转思路、转变思想观念,整合自己的优势资源进行重新定位,找准自己的立足点,从产品结构、价格体系、政策投入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论证,找出自己的突破口。企业原有的营销模式,已经不适应在下乡的大潮中漂流。即所谓的:变则通,通则生。
二、     以静制动、战术制胜
在大市场环境下,不要与一二线品牌进行正面交锋,乱了手脚,舍近求远,而是应避其锋芒、区域为王。在自己就近或原有的地盘上,或新增市场上,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对重点客户进行重点扶持,多层面、多渠道,以点带面将区域市场做专做精,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如与当地政府联合搞新农村建设、节能示范村建设等)。保存实力,蓄势待发。这对于一般企业而言,应该是轻而易举的,如果连这也无法做到,那恐怕余期不多矣!
三、     自主创新、勇辟蓝海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在家电下乡的大潮中,产品同质化、竞争的无序化,对未下乡企业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将企业原有的一点动力削减的弱不禁风。厂商的利润空间被一度压缩,企业要想突出重围,必须主动对自己的产品结构进行重组,开辟自己的蓝海市场。要么进军工程市场,要么对产品概念、性能重新定位,对竞争品牌形成有效区隔。完成突围,我的地盘我作主!自己具有绝对的发言权。
以上拙见,请各位不吝赐教,愿互相沟通,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