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热点话题


     一提起GDP这个词儿,我就想起自己调侃过的话,俗人最关心的东西。最近接受新华社记者录像采访,被问及怎么看待中国GDP超过日本。

    采访前先收到记者发来的一篇报道——“2009年中国GDP有没有超过日本?”这篇报道来自2010年1月4日的日本新闻网。记者说,新年伊始日本那边就出现了关于中国GDP超过日本的话题,记者想关心的是,日本为什么热炒这个话题,研究日本的专家学者怎么看。

    近来,我在中国的电视节目中,也常看到讨论中国GDP到底是不是已经排名世界第二的话题。

    对于中国GDP是否已经超过日本或者马上超过日本,我的看法是,不管已经超过了,还是马上要超过,中国自己都要冷静。即使我们超过日本,成为GDP总量意义上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我们的人均GDP与日本也相差还远,有保守一些的估计,据说大概相差13倍。

    况且,GDP这东西,就是一种数字计算,不同的算法,能算出老大的差异。比如按照时下一般将各国GDP换算成美元的算法,美元对日元波动很大,日元对美元升值了,日本GDP在过去一年里即使零增长,换算成美元的GDP也比上一年有增加。同理,日元如果对美元大幅度贬值,按日本GDP多年来的轻微增长速度,一准儿敌不过日元剧烈贬值造成的美元计价GDP缩水。中国GDP也如此。如果人民币升值回到1980年以前2.8的水平,那,我们的GDP早就是世界老大了。

    人在登山的时候,需要冷静的观察向上的路,还有多远,还有多少阻碍,自身还有多少后劲儿。把自己的不足估计的越充分越好。

    人在跑步的时候,不断超越前面的那个人自然是好事,但不等于一旦超越了就永远的超越了。日本追英超德赶美,早在1968年超越西德,成为GDP总量意义上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这个世界老二的位置上坐了40年,也许,2009年这块GDP奥运比赛的银牌,就轮到中国拿了。日本可能感觉很冲击,中国可能感觉很不错。但GDP奥运不是开一年就完了,谁知道中国之后还有谁在暗中拼命追赶。再说,GDP仅仅是一项指标,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指标多着呢,中国需要创造条件继续追赶和超越的路,着实还长着呢。

    有一位荷兰学者,专门研究世界经济史的,研究的是长期史,不是几十年的短期史。这位荷兰学者给出了一些关于中国经济的长期数据(仅供参考)。

    过去,公元1000年,中国人口6900万,占世界人口22.1%,是年,中国GDP270亿美元(1990年国际汇率),占世界GDP22.7%,中国人均GDP466美元,相当于世界人均GDP平均水平的102.8%。也就是说,遥远的古老的那个中国,在遥远的古老的那个世界中混的还不错,至少中国的人均GDP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而今天,公元2006年,中国人口13亿,占世界人口的20%,是年,中国GDP79280亿美元(这一定是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否则没有这么多),占世界GDP16.8%,中国人均GDP6048美元,相当于世界人均GDP平均水平的83.8%。

    历史真能开玩笑,我们现在干的多苦,我们今天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居然还不如1000多年前。我们的伟大复兴是何等的艰巨。当然,由于我们的努力,我们仅用了改革开放以后的30年,就追回来了“失去的900年”,我们已经走出了我们在世界经济中的最低谷——1962年,中国GDP占世界GDP的4.0%,中国人均GDP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