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日:“人和六十年”


    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人生经历常常需要借助年代来显示。例如,他出生于某年。如果这个人有一个传记,那么,在他生命历程的记载中,总也少不了关于他年龄的标示,年龄的标示对于一件事情的本质往往是别有意义的。比如说,两个人都结婚生子,但是,一个人是18岁结婚,另一个人是30岁结婚,这两个不同的年龄标示,使得同样是结婚这件事,在两个人的各自生命中,显示出不同的意义。年代标示的重要性,对于个人如此,对于历史更是如此。
    然而,人们在描述某人一生中发生的某件事情时,除了说他当时的年龄外,常常还会借助其他手段。比方说,某人30岁结婚,人们又常常会说,他结婚后的第二年如何如何,例如有了一个孩子。再比如说,结婚后10年,他生了一场病,妻子精心照料他,使得他恢复了健康,诸如此类。如果这个人一生中换过几次工作,人们在记录他工作历程时,也常常会说,他到新工作岗位的第一年如何如何。这个“第一年”的分断标示,有时比他当时35岁(假设)这样的年龄标示更有意义。在这里我们看到,关于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不同的年代标示法,会有不同的含义。很多时候不同的年代标示法,有助于我们对这个人和他所做的某件事情的直观或深入了解。放大来说,如果一个人连续不断的年龄标示可以视为一种长期性的连续纪年法,例如西元多少年,干支某某年,那么,在这个人的一生中,上学读书、结婚生子、转换工作等断代重新记录年份的辅助方式,可以看作是中国历史上经常使用的“年号”纪年法。
    昨天,韩国首尔新闻社的一位记者采访我,说起国庆六十周年纪念日快要到了,他问我: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这个六十年,你会怎么说?我说:非常了不起。他又问我:你觉得这是一个奇迹吗?我说,这还算不上奇迹。在这六十年里,中国从过去的落后、被人看不起,到今天取得了一些成绩,在世界上获得应有的尊重,这只是全体中国人正常能力的发挥。中国真正要创造奇迹,还在未来,那就是,以中国的具体实践,改变“欧洲中心论”的思维模式和社会模式,为全人类树立一个值得借鉴的榜样
    接受完采访回到家,总觉得这个话题还没有说尽,应该给国庆六十年加点特殊的彩。我想起不久前与几位朋友聊天时说起的一个话题,大家都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应该有自己的“纪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从此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采用“公元”纪年至今,已有整整60年。我觉得,对于60年前的这个决议,今后可以做一些修正。
    首先,我不认为西方以耶稣诞生为起点的纪年法就等同于“公元”,因此,我总是将这个耶稣诞辰纪年法称为“西元”;其次,西方耶稣诞辰纪年法本身也有不少缺陷,在此不详述,至少,它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不以耶稣为信仰的人是不公平的;第三,中国可以将西元作为参照,同时建立一个自己的纪年,两者并不影响和妨碍。而且,这种方法可以使历史的长期性和阶段性一目了然,使共通性和特殊性都得到体现。
    中国历史上的帝王纪年法,现在不必再使用,但是,依然可以采用年号纪年法。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全称,我认为,西元1949年以后的中国,可以使用“人和”作为年号。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六十周年,就可简化为“人和六十年”。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长期拥有尊重历史的传统。纪年方式是尊重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也是历史推陈出新,继往开来的重要体现。因此,我希望有朝一日,全国人大能够通过立法,明确中国可以同时采用自己的专有纪年。

 

 

相关文章:

国庆日:“人和六十年”

应考虑设立中国纪年

跪拜礼的起源与改变

为什么要跪拜?

握手好,还是拱手好?

人人都是沉鱼落雁

一个字的胡思乱想

龟、乌龟、王八、王八蛋

东拉西扯说姓名

拿什么来称呼你

“难得糊涂”是什么意思?

儒侠是流氓的祖师爷?

中国(China)的由来

男人四十乱纷纷

大腕是什么东西?

恶俗词语与流行文化

别不把自己当普通人

拒绝婚礼商业化

新书预告《中国没有榜样》

 

中国古代皇权合法性问题

平民皇帝杀功臣

林则徐与儒家革新精神

鸦片战争的道德与金钱

林则徐的“十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