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历下“最后通牒”,目的为何?


 为学历下“最后通牒”,目的何在?

  夏余才

  昨日,重庆市人社局等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学历教育工作的通知》称,到2012年12月31日截止,对全市各区县35岁以下未取得国民教育大专以上学历,又没有在校学习或者补习的在职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员,视为不能完成工作任务予以辞退(聘)处理。(8月11日华龙网)

  看完这则新闻,笔者不由哑然!哑然的原因,是因为其背后至少包含有四点极具讽刺的意味!一是所谓的大专学历真的那么重要吗?重要到没有它就会找不到工作,甚至有了工作还会丢了工作?在某些人眼里,学历就决定着一个人的能力。即使你能力最好,没有那张文凭也是枉然。否则,人家就不会给你下“最后通牒”了。也正因为社会现状如此,许多人拼命上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能力,而是去获取那个学历,以期得到一个更好的工作。若按照重庆市的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的中专学历没有达到要求,广东原常务副省长汤炳权的高中学历也远远不够格!不过“庆幸”的是他们的年龄都超过了35岁,如果没有超过35岁他们也不得不为学历去拼搏。

  其二,既然重庆市人社局等部门对工作人员的学历要求很高,为何还有那么多的人没有高学历呢?难道当初他们都是因为能力高,而被“破格”录取的么?要是重庆市人社局等部门重视人才,对人才能做到“不拘一格”的录用,证明他们在乎的不是一个人的学历而是其能力。可是,为何现在又要反悔,又要让他们去“搏取”那一纸文凭呢?如此作为,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反之,重庆市人社局等部门若只重学历而不看好个人能力,那么大批低学历者的被录取,又说明了什么?其录取的途径和渠道,也就让人感到有着几分怀疑。难道其中藏有什么“猫腻”,或者不可告人的“隐情”?如果是这样,恐怕就需要有关部门去查一查了。不但要查那些低学历者的背景,还需要查一查录取者是否有“受贿”之嫌了。

  其三,如今上大学都是自费的,重庆市人社局等部门的规定则是打破了“自费”的常规,变成上大学也可以“公费”。这般的“厚爱”,令众多自费学习者不能不羡慕不已!想一想,我们可都是从父母手中拿钱或用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去学习,而重庆市人社局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考取学历竟然还能“报销”。不仅学费给予全部“报销”,便是食宿费也全部给“报销”了。这等美事,怎么就轮不到我们,而只要我们的公务员才可以享受呢?公平不公平自不待言,便是重庆市公务员的待遇,由此也可见一斑!

  最后,重庆市人社局等部门的此举,无非是逼部门工作人员花钱去买“文凭”。时下,要想获得一个大专文凭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什么函授、夜大、电大、自考等等,有些需要个人付出努力,可有些只需交钱学校就可以给你盖章发文凭。如此情况下,限时要求公务员们“拿下”文凭,又有什么作用和意义?难道公务员们手中有了一个大专文凭,能力就增长了,人就从此改头换面了?其实,人还是那个人,工作能力还和从前一般无二,唯一改变的是其个人学历上又上升了一个台阶。而这对于一个单位而言,就意味着其工作人员的学历整体上升了一个台阶,从而“统计”出来的数字也就变得“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