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狂欢 暗藏巨大风险


  楼市狂欢 暗藏巨大风险

  国家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与房地产业有直接关系的占32%,扶持房地产,第一步是让银行开闸放贷。今年前5个月,银行新增信贷就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一揽子计划以政府投资为先导,以大规模货币投放为后盾。这一计划实际上只是扭转国内经济增速过快下滑的临时措施和短期政策。

  来自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3月,全国金融机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新增量约1000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在二季度之后开始猛增,上半年新增量达4661.76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50%。四大国有银行成为放贷主力军,其中, 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工商银行二季度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投放均超过700亿元,位列前三。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增长和宽松的信贷环境是今年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放量增长的两大因素。7月19日,上海银监局再次要求在沪各银行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按揭贷款风险管理的通知》,加强信贷管理,防范按揭贷款风险。其中特别强调了各银行要严格贷前审查和按揭贷款发放标准,有效防范“假按揭”、“假首付”和“假房价”现象的发生,在坚持重点支持借款人购买首套自住住房贷款需求的同时,严格遵守第二套房贷的有关政策不动摇,不得以征信系统未联网、异地购房难调查等为由放弃“二套房贷”政策约束,不得自行解释“二套房贷”认定标准,不得以任何手段变相降低首付款的比例成数。

  克而瑞(中国)研究中心7月2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各月成交总价排行前十的地块中有60%的高价地块由国资背景企业获得。

  据报道,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称货币政策过度宽松,现在的货币政策都肯定是过度宽松,不是适度宽松。上半年新增7.37万亿元贷款,肯定有一部分流入了股市和楼市,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楼市,是很危险。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在7月15日、16日的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讨论得最激烈的,就是央行半年来的工作。个别委员很尖锐地批评说,金融监管当局是严重失职的。理由很简单,政府工作报告当时明确提出M2增长17%左右,新增贷款规模5万亿元以上。但一季度就到了4万亿元,当时并没有赶紧采取措施。现在都到了7万亿元,而M2长期保持25%、28%的高位。

  尹中卿认为,下半年应该完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胀压力和潜在金融风险,把握信贷投放的节奏,严格执行年初制定的广义货币增长17%,新增贷款5万亿元以上的目标。要从28%回到17%的目标,我觉得要花很大功夫。要考虑怎么挡住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这一轮扩张中,地方政府通过大规模构建融资平台,建立了银行、政府信用和城市融资平台间的联系,使得地方政府的债务信贷化。有部分资金是没有效率的,收不回来。低效率的政府投资膨胀与政府债务膨胀,只会加剧地方债务的恶化,构成财政结构性风险。

    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2009年7月22日发布的《2009年二季度重庆市企业家、银行家、居民调查综合分析》报告显示,居民投资意愿在连续两季度的猛涨后出现回落,对房地产的投资意愿已降至第四位,调查显示当前重庆市城镇居民家庭投资意愿为33.25%,在前两个季度从低位持续回升后,小幅回落2.75个百分点。居民当前最看好的投资领域中,股票、基金或理财产品、实业投资和房地产占据前4位,而有意愿投资房地产的人群占比仅为15.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称,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贯彻实施,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企稳向好的势头日趋明显。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要继续坚定不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一揽子计划,特别要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持。

  楼市最大的风险是政策风险,房价和市场是引爆点,从次贷危机从美国发生来看,政府和市场的博弈在美国以危机最终爆发无力挽救二教训深刻!中国是政府的力量大于市场的吗?中国式的次贷危机会不会发生,只能由历史来检验了!

  上半年房贷猛增150% 风险控制有待加强

  上半年全国房贷新增4661.76亿元


  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称货币政策过度宽松

  央行坚持适度宽松政策内情:总理强调政策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