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界里还有几个真专家?



汽车界里还有几个真专家?

         近日两位学术界的大师先后辞世,引发了中国学术界还有几位大师的讨论。结论是目前的中国学术界乃至中国社会最缺的不是大师而是知识分子。
      当然汽车界里似乎不缺知识分子也同样不缺少车市专家。因为在现如今的车市状态下,车市专家逐渐成为知识分子中的商业明星。在大大小小的官方或非民间论坛上,车界专家们频繁出现,纵论车市走向、把脉车市动态。一会来个“拐点论”、一会又称“牛转熊”,搅得厂家、车主要么心乱如麻、要么茫然无措。
      最近看了一篇美国人写的文章《经济学家价值何在?》,很受启发。其中有这么一段对于经济学家的评论:“那些经济学家预测房地产市场时的表现,甚至不如他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的父亲和仅有小学二年级学历的母亲。如果你是位经济学家却没能预见到危机来临,你就应该认真地重新想一想自己所受到的教育有什么用,或者干脆改行,做些切实能给社会带来帮助的事情吧,比如挑挑白菜什么的。言下之意:好好听听这些话!你们这些聪明的笨蛋!带着你们的供应曲线滚吧!”
      话虽糙理不糙,当专家都变成“砖家”,对未来的市场无法通过自己的研究、理论给出必要、适时、尽可能准确的预测时,我们花钱养你们又有何用?
      那么车市里就没有真做学问的专家了?有。至少有那么几位。他们现在都已年近六旬,甚至年逾七旬。至于名字这里还是隐去为好,欢迎读者对号。他们有的在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了至少几十年,有的亲身经历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历程,还有的子承父业毕生倾注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尽管有人说现在他们的文章不好看,也跟不上潮流,因为这些文章既没有标惊世骇俗的题目,也没有繁花似锦的文辞,但我却认为他们的文章数据准确、质朴厚重、客观真实,每每读完均能受益匪浅。更可贵的是我与这些老爷子接触下来,发现他们既德高望重又平易近人,甚至还有些谦恭。不禁让人又想起任继愈、季羡林的影子。
      学者就是学者,精心做事,大气为人似乎就是任、季二人一生的写照。著名收藏者马未都在他的博客里这样评价二老:任继愈先生曾说:“怠为万恶之源。” 季羡林先生也曾说:“不完满才是人生。”前者是人生计划,后者是人生总结。任先生以身作则,一生不怠,著作等身。知“怠为万恶之源”,人生才可不怠;季先生笑对人生,一生完满,未留遗憾。懂“不完满才是人生”,人生才可完满。泰山北斗,高大让后来人需仰视,存敬畏,明亮使孤独者辨方向,有信心。因此我尊敬那些在自己领域钻研的专家教授,那是真正的学者!为国为民,用血汗做学问,这些位是我心中的圣人。我痛恨的是那些披着专家、教授马甲的假专家。“正文一点没有,显摆比谁都强”。
      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的结尾有句话这样写道:“但就贤愚判死生,未应修短论优劣。”仅以此文纪念季老、任老和无数先贤走过的沧桑岁月,也祝愿我们汽车圈里硕果仅存的那几位真专家们身体健康。

 

                                           本文独家授权搜狐发表,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