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上海车展展前见闻



    今天趁着办媒体证的机会到国际展览中心里看了看,各家都还在布展。现场一片狼藉,但正因为一片狼藉,这才看得出参展的门道来。先看布展工作本身吧。从截止19日中午各厂商的布展情况来看,多数完成了展台的搭建,但类似名爵这样的厂商,展台就迟迟没有搭建完毕。而类似华晨汽车等公司,在别人忙着展台布置和展车保洁工作的时候已经开始彩排。从展台保密上来看,大众、丰田、广州本田等品牌做得不错,尤其是大众,整个展台是用硬板封闭管理的。

    接下来说说对展台的整体印象吧。办展方给这届展会起的主题是:科技、艺术、新境界。说实话,如果借用这种句式,我更希望这届展会能被称为品牌、信心、新希望。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这届车展谈不上有什么科技含量,几乎没有哪个厂商再拿出比此前车展更先进的汽车技术,小修小改的技术被印到各种资料上,那些此前没能量产的技术到现在已经没有多少新鲜感。多数外资品牌的技术内资厂商同样能买来装自己车上,而且价格可以更低。所以,相比技术,品牌其实更重要,因为后者决定前者的价值。再说艺术,这次车展的展台设计方面内资厂商和外资在艺术性方面已经大大缩小。展台上的车辆在技术和外形内饰设计方面的差距也在缩小,相似性大于差异性已经是展台和展车的主流。考虑到艺术本身应该体现个性,这种被工业化大批量复制的展台设计和车辆设计显然距离艺术越来越远,而真正称得上艺术的阿斯顿马丁、保时捷等车型又距离大众很遥远。考虑到95%以上的参展车型是卖给大众的,把这样一个车展成为艺术显然不切合实际。相反,在目前的经济情况下,除了那些没话可说、没新车可展、品牌前途叵测的厂商缺席外,多数品牌都拿出了创纪录的展车,这是一种信心的表现,绝不是行为艺术。再说新希望吧——办展方按照惯例把此次车展称为新境界,说实话,2009年相比2008年是否能上台阶目前来看还为时过早。虽然前三月的销量上去了,但考虑到这只是结构性增长,增长的是低利润的小排量车型,损失的是国家税收,预支的是消费者需求。这样来看,很可能导致下半年往年的旺季不旺,中高端车型将出现更为深度的销量下滑,从而使得袁岳所说的凹性消费结构成真。我个人认为,销量的高低还是取决于储蓄率的高低,目前中国储蓄率差不多50%,相比欧盟的10%,这大约是5倍的差距,虽然类似德国这样国家平均收入3.5万美元,而中国北京平均收入不足5万人民币,但从最终储蓄下来的钱来看,北京和德国是一样的。如果大家都是拿存款买车买房,那北京地区的车价房价与德国相当应该是可以理解的。目前来看,可以理解的是车价,房价恐怕没多少人愿意理解。这话说跑题了,我只是想表明,车价继续下降的空间当然还有,但这同时意味这汽车业就业人群储蓄率的降低——奖金减少,收入停滞不前。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新境界,我们需要的是温总理所说的希望之光——让有消费能力的人多买车,这个很关键。从这个角度来看,北京的限行政策很好,越来越多的人买两辆车,这是个刺激内需的好方法,值得在各地推广——按照这个思路,今后可以考虑全面的单双号限行,这样均衡使用更便于管理和开发新的市场需求。目前来看,中国的希望之光全看股市了。成思危说股市年底或者明年初会转牛,那个时候恐怕就有希望了。所以,广州车展的时候,即使多数厂商完成了年度的销量指标,但如何没有完成利润指标和收入指标,那裁员、降低来年销量预期同样会发生。

    在说说此次车展与往届的不同吧。我个人认为最大的不同在于此次车展更像个品牌展会了。往年类似广汽、北汽这样的品牌也参展,但对自己的品牌都很低调,这次底气足了,品牌被放大到1米大小来广而告之。同时,外资品牌也更抱团了,比如往年都是分开邀请记者的本田,这次也首次把三个事业体拉在一起来参展,无论从节省成本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品牌统一性的角度来看,这都是一个突破。同样与品牌相关的话题是奇瑞和吉利,这两个雷人故事比较多的品牌这次也会雷倒一群观众——展台上的诸多自主品牌怎么看怎么眼熟。不过我个人比较看好这种品牌打造模式,既然消费者会混淆奇瑞和英菲尼迪,何不顺应这种需求,做一个更英菲尼迪的奇瑞。作为外行,恐怕都希望奇瑞更自主一些,但造出来的车恐怕还是得奇瑞自己卖。你造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品牌当然不难,但难的是没人买单。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寻求成功的先例,然后模仿它、超越它。至于有人说山寨,你看看这次车展上SMART是如何爬墙、MINI是如何上二楼的就会明白,被模仿没啥好抱怨的,山寨是个全球性问题,领先者必须承担创新成本,这是市场经济对领先者和跟进者的一种平衡,如果市场对领先者保护过度,那么这个市场将会因为领先者总是领先而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三大一度被美国政府过度保护,不思进取,任自己的产品质量下滑而不思悔改,这才是它沦落到今天的关键。先倒闭吧,作为全球最具消费能力的市场,美国三大倒闭之后才会诞生新的三大,在三大原有品牌资产的基础上重生的三大才更有生命力,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等丰田、大众在北美因为失去竞争者而自喜的时候才能为新的三大成长起来开启机会窗口。

    暂时写到这吧,明天看到焕然一新的展台或许会有更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