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应该关注平民百姓生死安危


赵大华/文

  上个周末是一次真正的黑色星期五。上午,在成都市区,一辆超载公交车突然燃烧,20多位同胞葬身火海,多位同胞身负重伤。下午,重庆市武隆县发生山体滑坡,70多名矿工和居民被掩埋。一天之内发生两起多人丧身失踪的事件,实在是令人震惊,理应受到新闻媒体的一致高度关注,因为这不仅符合通行的新闻价值原则,更体现大众媒体以人为本的职业良知。

  然而,中央电视台以及部分报纸等国营新闻媒体,却因为央视播音员罗京的病逝而淡化西南两地众多平民百姓不幸遇难的消息,将主要精力投放在罗京的死讯上。央视一反常态,为自己的工作人员之死发布讣告式“要闻”,成立所谓治丧委员会,指定所谓新闻发言人,制作专题节目,大肆渲染,连篇累牍,铺天盖地,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宣传,甚至超过了对一些党国领导人后事报道的规格,大有邻国“国民葬”之势头。一些党报也是倒置了价值天平,把央视播音员之死给予特别醒目处理,而对于成都重庆两地平民百姓遭遇劫难的报道只有三言两语。

  尽管人们对央视播音员褒贬不一,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存有争议,然而央视对自己的员工英年早逝给予报道,表示哀悼,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凡事都得有个度,不能做得过份,没有节制。广大人民群众没有话语权,生命是如此脆弱,更需要新闻媒体来关注他们。人民群众是包括央视领导员工在内的所有媒体人的衣食父母。央视是国家资产,是人民财富,是大众资源,应该且必须为人民服务,关注人民群众所关心。因此,央视和其他国营媒体将自己单位一个工作者死讯的价值高高凌驾于几十名老百姓的生死安危的新闻报道,滥用媒体资源,实在是有违新闻原则和社会公德。

  我国所有电视台和报纸,都是国家资源。央视的行径如果得不到制止,也将在新闻界开创一个很坏的先例,从而遭到人民大众更多的怨恨。在央视做出如此反常举动的同时,一些网络媒体也在鹦鹉学舌,推波助澜,混淆新闻价值,重名人信息,轻百姓生命,而且只允许网友发表附和赞誉之词,而将许多质疑和反对的评论留言加以屏蔽删除。许多新闻单位都有英年早逝的员工。但是,过去还没有一个国营媒体像央视这样,擅用自己的国有资源,对一个员工做如此高调、如此奢华的宣传运动。何况,用这种方法来激励员工,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只是一条死胡同。

  我们说成都重庆两地群体性死人事件具有重要新闻价值,是因为我们关注贫民百姓的生死安危,是因为这些弱势群体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是我们这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我们关注平民百姓的生死安危,还是因为他们的生死安危就是我们的生死安危,身处五湖四海的我们生死相关、同病相怜。我们要了解他们遭遇死亡的原因、过程和教训,要为不幸的死难者发出哀悼,对他们的遗属表示安慰,同时要了解造成这些不幸事件的原因,防止再次发生这样的伤民害民事件。只有媒体才能迅速有效地帮助我们这样做。媒体的失职违背了新闻工作者的应尽义务。

  关心发生在异地的同胞的遭遇,就是关注我们自己,从他们的遭遇中我们吸取经验教训,也是为了帮助我们避免同样的噩运。果然,就在成都发生公交车燃烧事件的第二天,重庆也发生了一起同样的事件。由于重庆这辆车没有超载,也不是在早高峰时间,车上20多名乘客才得以逃脱死神的魔掌。这说明,同样的事件可能随时发生在你我每一个人的身上,因为平民百姓绝大多数人只能乘坐公共汽车上下班。整个社会,尤其是政府,必须从成都、重庆公交车燃烧事件中吸取教训,改善公交车的运营状况和安全管理,克服可能导致事故的各种因素,提高乘车人和司机在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意识和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伤亡。媒体在这方面责无旁贷,大有可为,岂能以一己之私影响自己的天职!

  这次央视对几起新闻事件的报道是有问题的,即在滥用国家资源大肆宣传内部人员的同时,漠视人民群众的生命价值,必须引起重视,及时改过。我信奉“天下为公”的理念,也赞成“人民最大”这句话。央视和其他国营媒体是国有资产,不是少数人或某个团体的私产和工具,绝不能为内部人和少数人服务。所有媒体都必须牢记社会责任和人类良知。关注你们的衣食父母的生死安危,反映人民群众的甘苦呼声,维护人民群众的权力利益,就是维护你们自己的事业,也是维护你们自己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