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文山会海”的口号,少说也喊了三十年了。仅就“会海”而言,现在的数量和规模,三十年前又岂能与之相提并论?
纵观近几年政府机关的会议,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会议场所越来越奢华。一个级别很低的会议通常也都挂会标,主席台上摆有鲜花,与会人员设席卡,摄影、摄像样样俱全。这虽然也体现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而带来了物质的繁荣,但更多体现的却是机关浮躁的习气,和对党的艰苦朴素优良作风的背离。
二是会议时间越来越长。现在一些级别不高的单位开会,领导的讲话稿也都由秘书代写。秘书们为了使文章有新意,在保留本单位过去值得重提的内容以外,还得在网络上大量收集其他相关部门的新想法、新说法、新做法以为我所用。日积月累,讲话稿也就越来越冗长,会议也就越开越长。
三是领导大话、套话、空话多。现在很多领导,都喜欢在会上“重视”、“强调”某几件事情,有的问题更是逢会必讲,似乎是强调的事情,如果下面不遵守而违规,就没有领导的责任了。
四是在主席台上就座的越来越多。曾有某县因副县长太多,在会议上因排座次而打架的事情。目前,官员臃肿已经引起中央的关注,近期中组部要求省级以下政府不设助理,就是基于精兵简政的考虑。目前很多会议,主席台上黑压压的一片,也算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了。
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多什么降什么”这一基本原理,仅几年填“会海”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仅填“会海”的文件就不知道发了多少,可不但毫无成效,甚至徒增了专题研究如何精简会议的会议。究其原因,在于过去的各种文件,内容过于宽泛、空洞,没有相应的考核指标。
就在“会海”折腾着机关,令官员难以自拔的时候,北京市却动起了真格。3月底,北京市纪委监察局印发了加强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规定要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和规模,可开可不开的会坚决不开,议题相关、可合并的会议要合并召开。今年机关会议要在去年基础上压缩20%。要简化会议程序,开短会,说短话。全市性会议不超过1.5小时,机关内部会议不超过1小时;领导讲话不超过15分钟。会场安排和布置要简洁大方、讲求实用,机关内部一般性会议不再挂横幅、摆桌签和鲜花,不介绍与会领导。
北京市的这个规定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如果能够很好地加以落实,必将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当前机关会议充满“假、大、空”而造成政府不诚信的弊端,重塑政府机关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光辉形象。
北京的好做法,安徽当然应该效仿。
特别推荐《部级贪官专辑》网址:
陈绍基和王华元,谁牵出了谁?
我的相关文章
近学浙江,用“三不”和企业抱团取暖——我为安徽发展献策一
近学江苏,小商贩免于工商登记——我为安徽发展献策二
远学北京,遏制公费出境游——我为安徽发展献策之三
贪官抄袭悔过书,都是秘书惹的祸
学术堕落,才会有院士“呼吸税”
北京新会风,再打瞌睡就是你的不对了
20位副秘书长:职数“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严禁在会场打瞌睡”带来反思
打瞌睡局长被勒令辞职,会推进会议改革?
相关新闻
北京市纪委要求领导讲话不超过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