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绍巴利文原始佛教典籍的一本书中,我遇到了一个寓言:佛陀和一群弟子在无边的树林里行走,弟子们有五花八门的问题和疑惑,他们的各种探究的兴趣也繁枝密叶,佛陀突然止步,伸手摘了几片叶子,云:“我头上的叶子多,还是掌中的叶子多?”弟子们答:“世尊掌中少,头上多。”佛陀云:“我握掌中的就是我必须告诉你们的,因为它们重要。那些不重要的要一一弃下,否则,得到的是世界,失去的是自己!”
在《中阿含经》佛陀还有一个《箭喻经》更妙,鬘童子老是问佛陀一些哲学问题:如世界永恒还是不永恒?世界有限还是无限?肉体和心灵是一体的还是分离的?如来死后存在还是不存在?等等。佛陀云:“犹如有人身被毒箭。因毒箭故。受极重苦。”此时要做的就是拔苦救人,而无须浪费在弄清这根毒箭是否射自“东方、西方、南方、北方”,无须明了射者“如是姓,如是名,如是生。”身段“为长,短,麤,细。”肤色 “为黑,白,不黑不白。”身份 “为刹利族,梵志,居士,工师族。”因为当这些问题尚未解决好,生命很可能已是终了。
所以,人身难得,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路径指向最重要的目标。准确是生命质量的标志,省去了一切无益的浪费和耗损。佛陀在《法句经》(3:33)中云:“心念乱无序,难护难制御,智者调其心,如匠矫箭直。”也是直接以箭喻:校正的是内心,指向的是解脱。我们来到世上已是离弦之箭,再无返回重射的可能,而生命的神奇就在于:每一个人都有调整自己生命和校正目标的机遇。而且更加幸运的是,在我们来到地上之前,已有诸多圣者大仙给我们留下许多提升速度(活着即可命中目标,正如因陀罗对阿周那云:“般度之子啊,你配活着进入天国!”)和准确度的法门。这些法子中最重要和有效的就是瑜伽/禅定,它把生命的所有能量组织起来,再无耗损。
佛门的“定”(禅定)其实就是瑜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功夫,是提高生命质量和发射速度的重要法门。
曾有许多乐天达观的哲人认为生命无须担忧(一些圣者叫我们不要担心物质之虞,那是另一层意思,反而更衬出他对精神生命所要求的集中和急迫之情),所有人都会有一个进入圣域的命运,而这一切可以交给自然去达成。或许有,或许无,我不敢否定这种意见,但是生命经不起这种懈怠和懒散的消耗。如果有快速地达成目标的法子,应该不能让它白白离去。不能如一个牧童,一辈子都在数着别人家的牛,而自己一无所有。
所以,真正清醒地人不敢如此放松,而一意等待奇迹的自然发生,那是太冒险的孟浪心态。奥罗频多曾特别提及瑜伽在这方面的意义:
“它的程序,抛弃了普通迟钝的方法:由‘自然’的进化之迟钝和芜乱的生长。因为——自然进化至多是一种不定而且隐覆着的生长,……是一个仅有部分启明和半属自动的机会之运用,有许多大错误,有复发而一误再误;大部分起于似是的偶然事件和环境——虽然隐蔽着一个秘密的神圣参与和指挥。
但在瑜伽那里,我们将这种纷乱曲折的鳌蟹路径,代替以一种迅速的、知觉的、自作其向导的进化,设计原是要将我们领导尽可能在一直线上前进,趋向我们前面的目标。……我们瑜伽的全部意义便是生长至一神圣知觉性,不但将我们的心灵,而且将我们的本性一切诸部分全般转化为神明。”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同学,叫做赫尔格,此人为东方的禅所着迷,来到日本,整整呆了六年,终于修成正果,其习禅的过程居然也就是射箭,虽然此禅非彼禅,他却把这所有的体悟写成了一本漂亮的书,即《箭术与禅心》。
在《中阿含经》佛陀还有一个《箭喻经》更妙,鬘童子老是问佛陀一些哲学问题:如世界永恒还是不永恒?世界有限还是无限?肉体和心灵是一体的还是分离的?如来死后存在还是不存在?等等。佛陀云:“犹如有人身被毒箭。因毒箭故。受极重苦。”此时要做的就是拔苦救人,而无须浪费在弄清这根毒箭是否射自“东方、西方、南方、北方”,无须明了射者“如是姓,如是名,如是生。”身段“为长,短,麤,细。”肤色 “为黑,白,不黑不白。”身份 “为刹利族,梵志,居士,工师族。”因为当这些问题尚未解决好,生命很可能已是终了。
所以,人身难得,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路径指向最重要的目标。准确是生命质量的标志,省去了一切无益的浪费和耗损。佛陀在《法句经》(3:33)中云:“心念乱无序,难护难制御,智者调其心,如匠矫箭直。”也是直接以箭喻:校正的是内心,指向的是解脱。我们来到世上已是离弦之箭,再无返回重射的可能,而生命的神奇就在于:每一个人都有调整自己生命和校正目标的机遇。而且更加幸运的是,在我们来到地上之前,已有诸多圣者大仙给我们留下许多提升速度(活着即可命中目标,正如因陀罗对阿周那云:“般度之子啊,你配活着进入天国!”)和准确度的法门。这些法子中最重要和有效的就是瑜伽/禅定,它把生命的所有能量组织起来,再无耗损。
佛门的“定”(禅定)其实就是瑜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功夫,是提高生命质量和发射速度的重要法门。
曾有许多乐天达观的哲人认为生命无须担忧(一些圣者叫我们不要担心物质之虞,那是另一层意思,反而更衬出他对精神生命所要求的集中和急迫之情),所有人都会有一个进入圣域的命运,而这一切可以交给自然去达成。或许有,或许无,我不敢否定这种意见,但是生命经不起这种懈怠和懒散的消耗。如果有快速地达成目标的法子,应该不能让它白白离去。不能如一个牧童,一辈子都在数着别人家的牛,而自己一无所有。
所以,真正清醒地人不敢如此放松,而一意等待奇迹的自然发生,那是太冒险的孟浪心态。奥罗频多曾特别提及瑜伽在这方面的意义:
“它的程序,抛弃了普通迟钝的方法:由‘自然’的进化之迟钝和芜乱的生长。因为——自然进化至多是一种不定而且隐覆着的生长,……是一个仅有部分启明和半属自动的机会之运用,有许多大错误,有复发而一误再误;大部分起于似是的偶然事件和环境——虽然隐蔽着一个秘密的神圣参与和指挥。
但在瑜伽那里,我们将这种纷乱曲折的鳌蟹路径,代替以一种迅速的、知觉的、自作其向导的进化,设计原是要将我们领导尽可能在一直线上前进,趋向我们前面的目标。……我们瑜伽的全部意义便是生长至一神圣知觉性,不但将我们的心灵,而且将我们的本性一切诸部分全般转化为神明。”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同学,叫做赫尔格,此人为东方的禅所着迷,来到日本,整整呆了六年,终于修成正果,其习禅的过程居然也就是射箭,虽然此禅非彼禅,他却把这所有的体悟写成了一本漂亮的书,即《箭术与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