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编写关于农村环境的教材,主要的侧重在农田的生物多样性和农药污染和危害。
在撰写环保教材之前,阅读了很多关于快乐学习,参与式教育的读本和类似教案,我感觉到作为城市人的优越和作为城市人的悲哀。环境问题的核心是城市化造成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得更安逸和便捷,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也随之水涨船高,优越感不言而喻。悲哀的是,在享受所谓高质量的生活的时候,很少有城市人想到,这样的生活带给农村环境和农村社会的压力,对于“农民、农村”,甚至有深深的不屑,且不说我们曾几何时也是农民,更有甚者都不愿相信粮食是靠粪肥种养出来的!当环境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时候,我们发现了自己的避风港——农村——这块濒临同化的“净”土,原来最终买单的,其实永远是生产者。我深深地同情农村的孩子,农村的家庭。他们的生活水平甚至是我们某些城里人根本想象不出来的,何况某些人连城市普通居民的生活都想象不出来,很多农村家庭光一家填饱肚子都是很辛苦的事情,提起上学,接受教育都几乎成了负担。社会就像个丑陋变态的大怪物,长着一张涂满脂粉的脸,掩盖着长满疮疤留着脓水的真面目。到处都在流行整容,原来环保也算是赶着潮流!
快乐与参与,这应该是所谓体验式教育的核心。但是,所有的孩子都像是关进动物园里的动物,因为安全考虑和学生减负,学生进行封闭式教学,作业不能带回家。这样好!大人免责了,响应号召了,有没有从另外的方面考虑呢?比如有的人养孩子,不让孩子接触有土的地面——脏,不让孩子自己活动——伤,不让孩子自己吃饭——乱,不一而足,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怎样?大人多做一点,辛苦一点,放开孩子发挥天性,孩子的脏、伤、乱怎么就不能解决?!
如何参与,如何体验,如何快乐?对大人才是问题!
写环教教材的一点感概(图)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