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盘小幅高开后震荡整理,早盘经济数据的出台并没有显示经济好转超出市场预期,进而股指迅速跳水跌破2500点位,随后银行股关键时刻再度发威,强力拉升指数,截止全天收盘,两市双收小阴星,成交量继续放大逼近2800亿天量,至收盘时,大盘收在2534.13点,跌1.93点,跌幅为0.08%,两市涨停个股家数48家,无个股跌停,沪市成交量1782亿,和上一交易日基本持平。
盘面上看,船舶制造、医疗器械、环保、钢铁、公路桥梁、纺织机械等板块表现强势,而煤炭、水务、石油、玻璃、电子、水泥、飞机制造等板块表现较弱。
大盘成交量连续天量,但指数却出现滞涨,而每每指数下跌过急总有强力拉升护盘举动,刻意做盘迹象明显,这说明主力借拉高派发意图明显,而从短线技术上看,顶部背离随时引发一轮大调整,因此,近期的盲目乐观很可能导致站在高山之巅。
今日指数盘中震荡进一步加剧,预示着市场风险的快速聚集,成交天量不见指数上涨表明目前点位阻力巨大,横盘整理时间越久对后市越发不利,指数将在2500区域筑顶。
由于大盘指数从站上2500点后管理层就发出风险警告,在一个政策市,无视这种警告无疑是危险而盲目的,而新刺激计划则很可能成为掩护主力演绎胜利大逃亡的盛宴。
今日5、10日线收在年线之上,这看似短线走强的支撑到底多强有待检验,个人观点不乐观,近期的天量成交下大盘指数新高新低交错出现,应该高度警惕。
三连阳之后的三横盘震荡整理,有人认为是什么“五连阳”之类的偏多称谓,只能说明此位高人类同中国传统媒体,报喜不报忧; 有的人对涨跌幅在1%以内、有着长上下影线的的涨跌定位为调整,是因为单一收盘上涨或下跌0.5%,并不能说明盘中的实际运行情况,盘中最低和收盘点位之间的差距都在1-2%之间,而个股的分化势必增加了投资人买卖的难度,此期间最容易出现:持有的个股不涨,一卖就涨;没有买的个股疯涨,自己看好的所谓类似形态个股,一买就跌的状况。所以,在个股分化情况明显、涨跌差距明显、大盘股指日K线含有长下影线的时期内,定位为调整行情,应该较为准确。
大盘下跌至1664-1700点之间时,机构在看多吗?主流媒体宣传的重点是尽可能多的利空消息和悲观数据,股评舆论看空至1500/13001000点,大有人在。大盘涨到2100点时,有人看高2245将是阻力;当大盘跌至1814时,不少股评认为大盘有很大可能重回1664探底;当大盘涨至2402时,更多的分析师看高在2500点,当然也有部分在2300就看空;当大盘回跌至2037时,看跌至1900点附近的大有人在。再看现在,大盘一路从2037(或者2086,每个人界定标准不同)涨到现在,今日最高摸高至2549.31点,绝对升幅已达512点/25%情况下,如果仍然有人大力鼓动新进中小股民或前期踏空者入场,是否需要同时提醒风险防范? 尤其是对于风险意识较差的新手。
从分时K线看,大盘维持大概斜率介乎15-30度的横盘整理已经长达12个小时,横而不跌,已经算是较强的态势,但是,盘中出现的三次跳水,均被超级主力反身拉起,似乎预示大树下面好乘凉,可有没有人愿意去探索主力如此操作的真正目的? 尤其是在上午超级主力资金净流出已达70亿的前提下。耐人寻味,值得深思。
尽管由于下午的回升,以至于两市上涨个股略多于下跌个股,而且涨幅榜个股依然多达48只(不包括ST类个股),但是,再看跌幅榜,大于5%跌幅的已经开始增加,接近跌停的个股也开始出现。那么,在部分个股有操作机会的同时,是否预示着风险逐步加大呢?
在资金决定技术的时代,大盘依然无法摆脱上升通道上轨的压力,说明技术依然对个股买卖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综上所述,在下跌中寻找机会,在上升中注意风险,相信对所有在股市的投资人,都是不变的法则。
2008年中国股市崩盘没有造成金融体系风险的原因在于,那一轮调整牺牲的大多是居民多年来积攒下来的自有资金。当前股市则是由过剩流动性推动的,一部分是中小企业主的自有资金,一部分则来源于银行信贷(尽管银监会领导没有确认,但是事实上无法排除)。鉴于散户不具备接盘能力或者过于精明,这部分资金只能再吹起更大的泡泡。放任这种情况下去,如果经济形势短期内得不到逆转(现在看来希望不大),势必会在未来造成中国金融体系混乱,进而丧失我们在本次危机中的本钱,后果不堪设想。从某种角度上看,在现阶段戳破泡沫的代价要小得多,也不要用过激的手法,重新开启IPO,让过剩的流动性进入实体企业中是最好的选择.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勉力维系仍无法成就的六连阳,映照出的是股市泡沫残留的缤纷辉煌。
沪指止步六连阳 风险控制置首位
评论
3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