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变革用锯不用刀


企业变革用锯不用刀

文/王吉万

    如果说2008年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时利用“变革”口号还算是一种“营销手段”的话,那么当下,再谈“变革”对企业家们来说可能都已是千滋百味。变革的过程,各家企业是各显其能,我不想谈论过多,但是无论何种变革,要想成功,企业家都不能让它成为一个人大棒独舞的战场,企业变革要善用锯不用刀。

    锯和刀都是伐木工的两个重要的工具,从外观上来说,刀比锯薄,看起来更锋利一些,但是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要想伐倒大树,用的是锯而不用刀。原因很简单,面对粗壮的树干,薄薄的刀片砍下去,不仅不能很快的砍倒大树,反而被树干将刀片夹住,费得力气不小,工作效率反而很低;而锯就像是带有无数刀片的齿轮,每一次用力,都是全体刀片的合力,无论是速度还是力量都是成倍的增加,自然就轻松了许多。

    反思锯和刀,在企业管理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企业领导人变革的迫切感极强,员工却感觉木然,一边是热火朝天,一边却不温不火,老板上蹿下跳,变革就是执行不下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企业领导只是自己挥舞起了大刀,却没有把员工变成锯的锯齿,结果大刀劈下去,不但没有一劈到底,反而被树干的惯性夹住了刀背,动弹不得,左右为难。

    《基业长青》里说,企业长远的发展,企业家不要做“报时人”,而是要做“造钟人”。中国许多企业家都有一种英雄情节,这也是多年来市场环境使然,也可以说没有企业家的果断和“独裁”,就成就不了当前的企业。但是当企业已经不是当年的小企业,社会环境也已经发生了急遽变革,企业还没有形成自我的变革体系,没有将每一位员工都变成企业高速运转的锯齿上的锋利的一环,企业家仍然依靠自己的“报时”来提醒和推动企业的前进,企业的发展必将受到减缓和阻力。

    在亨达的发展中,我也在努力的将员工变成锋利的锯齿,多年的管理中,我深有感受,人只有对自己的事业才有切身感,如果让员工从“你们”转变成“我们”,他的工作潜能还能提高数十倍。于是我们在企业内部推行了“员工创业计划”,利用“成本中心”的模式来进行管理,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潜力。

    2005年柳传志隐退时说过,他的角色,是由前面当演员,后来变成当导演,再后来就变成当制片,最后变成了给制片人出主意。而如今,柳老再次出山重掌联想的大权,我想这也不能简单理解为柳老又挥舞起大刀,现在的联想仍然是一把飞速运转的锯,但锯也要有掌锯人,也要掌握住力量的方向。

    经济萧条下,变革正当时,掌握住变革的时机,但愿我们的企业家都能多用锯,少用刀。

推荐阅读:

警惕企业中的“忠臣”

小富靠“和”  大富靠“变”

我为什么要学习柳传志?

经济低迷期管理者别犯的五个错误

满意离忠诚究竟有多远?

老板跳楼员工跳槽孰是孰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