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暖经济暖,民富中国兴


  温总理记者招待会关于心暖则经济暖的讲话感动国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和压力,然而总体而言,从最高领导人到普通民众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和期待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原因何在?我们当然可以列举出许多,例如改革开放三十年形成的综合国力和物质基础,例如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稳定而良好的基本面,例如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潜力和国家4万亿巨额投资计划,等等。然而我想还有一个很重要或者说是更重要的因素,就是总理所讲的“心暖”。原来我们有一句话,叫做民心向背决定革命成败,同样地,总理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民心冷暖决定经济成败。

  这既是深刻的哲理揭示,也恰恰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面对和从根本上解决的一个核心命题。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和跨越,成就了今日中国之实力和地位。然而与之相伴随的是形成和积淀了一系列影响和困扰我们未来发展的难题,例如高外贸依存度的出口导向型发展路径,例如高资源消耗型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例如依托人口红利同时又陷于价值链低端的世界工厂式发展道路,等等。事物发展的逻辑往往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放在当年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下,这样的路径和模式是后发国家的现实选择。然而放在今天乃至未来的视野下,如果不能有效突破这种种困境,我们的信心又从何而来?

  更为基础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失衡。有学者指出,国富民穷、官富民穷、城富乡穷是影响和困扰中国走向未来的现实命题。应对当下挑战我们有利的因素在于前期形成的雄厚物质基础和相对稳健的金融体系,这是国家迅即出台两年内4万亿巨额投资计划、并且随时准备出台进一步刺激措施的基础和实力所在。然而从长期来看,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失衡状态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难以牢固。经济增长需要投资、消费、出口的结构性协调,需要国内消费市场的根本性启动和重大改观,而影响消费启动的是更为深层次的财富分配失衡、社会保障体系基础薄弱、教育医疗等民生资源不发达和欠均衡等一系列难题。

  这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个重大的现实困境,我想也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两大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提出的一个重要现实背景。客观地说,今日民众之“心暖”更多地来自于对最高领导人的认同和信赖,来自于对国家倡导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众利益的执政方略和政策取向的认同和信赖,从长远来讲,国家兴在基础在于民众富,国有经济与民间经济的结构性均衡与协调、国家财富与民间财富的结构性均衡与协调、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结构性均衡与协调,是未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石。

  从这个意义上说,心暖则经济暖,民富方中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