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租司机出奇能侃。几天前乘出租车,司机告诉我:听说要发1,000元面值的人民币,像是要通货膨胀啦!
这几天总是琢磨他这句话,看来中低收入阶层,对大额钞票没啥好感。民怨积聚时,任何一项政府行为,都容易往其负面想象。
其实当时发行100元人民币面钞,似乎并未引起多大反感。除非国家遭遇重大变故,如一战后的德国,国民党时的“金圆券”,纸币面值是物价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函数,考察各国货币面值之变动,发行与物价水平相适应的纸币面值不断提升是大趋势。
个人认为,综合考虑五方面因素,1000元面额的人民币发行,应该有利于满足普通民众的日常交易之需,遏制银行乱收费,利大于弊。大面额之弊已经有不少人论述,这里只考虑其利。
这五项因素是:(1)各国现钞最大面值比较;(2)人均持钞量比较;(3)月收入水平与钞票面值;(4)中国“现金社会”的特征;(5)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
以下仅提供一些资料和个人随想。不研究货币已经快20年了,也不想再系统思考此类问题,但看到媒体、学者胡乱放炮,又心有不甘,提供一些思路,愿有心人能够更专业地对待这一问题。我的基本结论是:发行1,000元面值人民币,有利广大民众的交易需求,更有利于减轻商家和民众对银行卡的依赖(银行对商家收费最终依然是消费者负担),甚至有利于降低钞票印制成本。
一 日元、欧元、美元的钞票最大面值
为求证各国钞票面值情况,google上找到如下信息:
“世界上最昂贵的钞票大约相当于6600元人民币 。面值高并不等于值钱。据记者所知,世上最昂贵的钞票,恐怕要算瑞士发行的面值为1000的瑞士法郎,约合822美元。此外,欧元最高的面值是500,约合642美元。
至于面值大小的确定,因素是很复杂的,既要考虑到各国经济的发展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购买力情况,还要顾及人民使用货币的习惯,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及币值的稳定情况等。即便是经济发达国家,情况也不相同。如日本纸币面值最高的为1万日元,而英国面值最高的仅为50英镑。 ”
二、人均持钞量的考察
本节以下转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81551.html?si=9
2001年末美国发行现钞6200亿美元。这6200亿包括硬币(硬币的数量很少),还有65%是100美元的大面值钞票。人均2200美元,一个4口家庭就是8800美元。流通中的美元最大面值是100美元。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进行过调查,美国国民人均占有100美元的钞票不到一张,就是说,一般美国的国民身上没有大面值的钞票,美国人用的是信用卡、支票,用现钞交易的不到10%,现在可能更少了。那么6200亿美元在美国的周转量是多少呢?国内周转只有5%,6200亿的5%是用来买东西,如买车票、打的,必须用现钞。这些钞票只占6200亿的5%,所以95%的现钞没有流通。那么,钱跑哪儿去了?关于这个问题有各种各样的估计,有一种估计说,没有流通的货币的70%都在国外。在中国,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现在手头上就有几张一百美元面值的钞票。中国有很多人有100美元的现钞,出差的时候带一大摞100美元钞票,准备在国外使用。这是中国的情况。看看其他国家,如俄罗斯。据我所知,俄罗斯现在的经济情况可能好一点,前几年通货膨胀的时候,存美元是他们主要的持币手段。香港地区好一点,因为香港的货币比较稳定;而在蒙古、越南、老挝、缅甸,这些国家因为货币不稳定,大量的大面值人民币在那里流通,可以在市面上用人民币交易,也拿人民币储藏,因此从我国的人民币在这些国家的分布情况,可以窥到美国现钞在国际上分布的一斑。
一个建议值20个亿
如果按人均持有现钞进行比较,中国人人均持有的钞票是1230元人民币,约合150美元。日本人手持的货币折合成美元,是4000美元。日元在境外流通是很有限的。欧洲各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法国人均持有现钞约750美元,这指的是在欧元流通以前的数字。在欧元流通之后,货币流动减少了20%,有些人原来家里有一些钱,流通后把钱给换掉了。这里我提出了一个题外的想法,现在人民币流通的面值最大的是100元,和别的国家的面值相比显得很小。100美元折合800多元人民币,50英镑约合600元人民币,1000港币约合1000元人民币,100澳元约合600元人民币,500欧元相当于4000元人民币。人民币现有的最大面值是100元。中国有必要印大面值的人民币。我算了一下大面值人民币的好处,现在中国流通中的人民币有1600亿,各种钞票加起来,估计每年更新的钞票是300亿张,一张钞票如果说值一毛钱的话,那么300个亿就要30亿元人民币。如果现在人民币中的大面值的占绝大多数,把最大面值人民币从100元提高到500元,我估计仅仅印刷一项一年就可以节省10个亿。至于储藏、运输、保管、点钞票等方面节省的劳动和物质至少也是10个亿。所以我这个建议值20亿。
三 月工资收入水平与钞票面值
2001年去日本,问及他们的月收入水平,一位回答相当简洁,至今难忘:“在东京,中等工薪阶层,大概是30岁的人30万元;40岁的人40万元”。因此日元大钞10,000日元(据说是1984年开始发行)很容易理解。要跟日本比,咱们现在要发行1,000元人民币钞票,也算不得离谱。
四 现金社会与钞票面值
中国通常被称之为“现金社会”。这跟改革开放所造成的诸多现象有关:如城乡二元结构;外地求医、上学;农民工的流动;规避政府管制的支付;窖藏现金的习惯;银行收费不透明;行贿受贿不留痕迹等等,共同造就了“现金社会”。拒绝发行大额面钞票,并不会改变现金社会,正如我国一直是现金管制最严格的国家,并没有改变现金社会一样。
五 人民币的国际化因素
虽然官方并未承认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使用,但中国周边国家、地区事实上已经乐于接受人民币作为支付、清算手段。随着贸易额的扩大,对大面额人民币也有殷切需求。
此外,有人说大额面钞票容易造假。这恐怕是想象的,越是大额面,收款人越是留心其真伪,越容易追溯其来源,因为大额面钞在交易上的使用毕竟有限,特定。至于赌博、贿赂使用而上当,另当别论,“脚歪不能由鞋去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