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月9日晚21时许,CCTV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北配楼发生严重火灾。 |
![]() |
大火熄灭之后的央视新址北配楼。 |
前几天北京第一场小雨是在110天以后下的,是在央视新址北配楼火灾后下的。
从东三环路过,大火熄灭之后的央视新址北配楼满目疮痍,向人们诉说着元宵节之夜的不幸遭遇和浩劫。
紧跟时代脚步的短信写手们已经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写下了信息,并且伴随传向全国,信息是模仿今年春节晚会上一夕串红的小沈阳的口气写的,读来大笑之余发人深思:首先感谢CCTV,为了让全国人民欢度元宵节,当晚燃放了一个价值上亿元的大烟火!那场面是相当的壮观!那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警旗招展,人山人海!不差钱!一亮一灭一个烟花过去了,嚎……一亮不灭一个大楼消失了,嚎……
损失上亿元,不是嚎就能解决问题的,在问责制下,央视新址办主任徐威首先落马,不但被开除公职还被刑拘,下来随着调查的深入还有什么人被问责不得而知。
这场火灾还引发人们对烟花爆竹禁放问题的大讨论。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骆原在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央视新址北配楼(央视电视文化中心)火灾导致参与灭火的消防员一死八伤,火灾是由于业主单位不听民警劝阻,擅自在尚未完全竣工的建筑工地上燃放A类礼花弹所致。据悉,现场准备燃放的礼花弹达700余发,总价值达百万元,事发时大部分礼花弹已经燃放,仅剩21发。所谓A类,是直径最大、填充药量最大的礼花弹,其直射高度可以达到180米以上,燃放必须经过北京市政府批准,由专业人士操作。——而这也是能致使央视大楼起火的重要原因。
《东方早报》报道说,燃放鞭炮的文化传统,起始于古老的农耕文明,与当时的生产、生活环境相契合。放鞭炮图的是喜庆、热闹,据说可以驱邪、吓走小鬼,预示着来年日子的火爆。更多时候,燃放烟花爆竹,还可以用来比富斗气,两个村,两个宗族,两个店铺,两个家庭,都可以借此较劲。正因为如此,燃放烟花爆竹的开禁,有强大的民意支持,一禁放,不仅打算相互较劲的无从发力,更严重的问题是,人们过年会因此感到没劲,没气氛。 但是,这样的民俗的形成,是在传统的农村环境里,也就是说是在特定条件下。在农村放鞭炮,一般来说,动静不会太大,因为整体的人口密度不那么高,不会形成在一个区域几万人齐放的场面。可是将这种民俗搬到城市,尤其是楼群密布的居民区,燃放出事故的危险,明显要比农村大得多。不能否认的是,住在高楼大厦,尤其是在超高层建筑里,一旦发生火灾,逃生相当不易,所以,一旦出现问题,人命的死伤就免不了。
中国网对此颇显无奈的总结说,年是北京市燃放烟花爆竹“禁改限”的第4个年头,烟花爆竹带来的安全隐患人们早已熟知,不久前的福建长乐“拉丁”酒吧大火、去年9月的深圳“舞王”特大火灾,都是由于燃放烟花不当而酿成的悲剧。烟花爆竹是否应该再次禁放的热议,似乎给人们留下一个印象:“事故的责任都是烟花”,也因此要禁放烟花,却忽视了一个本质:事故本是“人之祸”,之所以从一件喜庆习俗演变成事故,是由于人们的疏忽大意、燃放不当甚至违法操作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