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房地产必将打垮国家经济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作为房地产业内人士,笔者认为此次会议是从全局的高度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评价,以专业的角度对房地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析,以负责的态度提出了促进房地产发展的具体措施,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
在对房地产行业的评价方面,会议站在全局的角度就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评价。就“保增长”来说,根据统计资料,预计2010年中国房地产总投资为3.5万亿,按照相关行业2.2倍的投资杠杆测算,房地产实际带来投资规模11.2万亿元,相当于GDP的三分之一。就“扩内需”而言,中房协顾云昌提供的数据2010年全国一手房和二手房销售总额很可能达到5.7万亿—6万亿元,而王炳南司长预计全年国人的消费总额为12万亿元。因此,房地产消费占了社会总体消费额的半壁江山,“扩内需”的功能是毋庸置疑的。就“惠民生”而言,房地产投资的30%左右以土地出让金的方式交给了政府土地部门,成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30%左右交给了建筑商,解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20%左右缴纳了城市建设配套费、房地产环节的各项税费,提高了城市化水平,此外房地产对消费者提供了物质、健康、精神良好的平台,正在改善着国人的生活品质,“惠民生”的评价是公允的。
有人把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比喻为“慢慢放下的第二只靴子”并对此愤愤不平,认为开发商造就了楼市泡沫及高房价,于是在媒体上对房地产开发商口诛笔伐,但是从专业角度看,房价高一方面原因房地产是美元贬值背景下人民币保值的最有效手段,房屋价格在一定方面反映了房屋的价值,另一方面供求关系使房地产处于卖方市场,“看不见的手”推高了房价,还有就是地价使房价被动上涨,尤其是各地“地王”的频频亮相,于是出现了“面粉比馒头贵,开发商不得不做蛋糕”。在诸多房价上升的因素中,我认为土地问题是推高房价的主要原因,土地供应不足导致房地产供求关系失衡,卖方市场的出现,土地供应不足致使房地产开发企业竞相举牌,从而“被地王”。远的不说,以济南为例,近半年土地价格翻了一番,文化路的楼面地价到了一万多元,房价能不涨吗?
因此,笔者建议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精神方面,平抑房价应从平抑地价开始,加大土地供应量,降低土地起拍价,土地交易将现场竞价改为一次报价的竞标方式,避免人为拉高地价。对棚改、垦区、厂区、旧改等项目以限价房来倒推土地价格。同时,降低房地产开发环节的税费。唯有此房价才能真正降低。
如果是有心人就常会发现,此次会议是12月14日召开的,而在2008年12月17日国务院也召开过一个国务院务会议,会议题目、内容与今年的会议类似,这一方面说明,在国家层面对房地产的政策是持续的,稳定的,是以促进房地产行业发展为目的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地方上对国家政策的执行力有待提高,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方面还有待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