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的社会需要病态的适应


11月8日傍晚,广州老人在闹市区心脏病突发,摔倒在地。当时正下班高峰,来来人往,老人周围很快有许多人,却无一人上前帮助。半个多小时后,一个外国人伸出了援手。可惜老人最后因为抢救不及,还是离开人世。记得小时候,老师说资本主义很冷酷,社会主义很温暖; 现在我分不清哪个温暖哪个冷酷,我迷茫中ing ..........

 

 现在的人都变得聪明了,道德说教远没有血的事实更能让人信服。当行善也成为高风险的事,还会有多少人行善?当作恶成为低风险或无风险却高收益的事,有多少人不去为之?如今,见义勇为也面临很大的风险。人们是畏惧这种风险才不去做的。君不见太多的见义勇为者受伤或死亡,却只换回一张奖状?妻儿老小怎么生活?更可怕的是,救助者的善良援助常被诬陷为肇事者!被救助的不但不感恩,反而见利忘义要救助者承担肇事责任,怎不让人寒心?怎不让人畏惧?
   还有救助贫弱伤残也是很高尚的善事,比如给乞丐钱物,本来很多人都慷慨解囊的。可是,当人们得知太多的假乞丐以行乞为职业,为快速致富的手段时,人们还有解囊的积极性吗?
   社会是病态的社会。

病态的社会需要病态的适应,回想女人缠足的社会,用‘适应’的工具,使得女人缠足传承上千年---

人文问题不能清源,‘换一种面孔’,继续传承

道者,永恒之物也。
境相宜,而道自现 ;境之失,貌亡而质存,道不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