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明关于长江大学一通讯员商榷文章的答问


 

刘先明关于长江大学一通讯员商榷文章的答问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09年11月25日)
 
中国青年网2009年11月23日发表了长江大学一通讯员《臆测是做学问的方法吗——与刘先明先生商榷》的文章,文中写到:
1、刘先生了解长江大学、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长江大学一年教学工作部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2、刘先生认真核对过事发当日的日历表和长江大学、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长江大学一年教学工作部相关学生的课程表了吗?
3、刘先生了解过涉及班级的管理制度、班级情况了吗?
4、刘先生认为没看到的就是没有吗?
5、刘先生认为大学应该是怎样的管理?学校在双休日应该履行怎样的责任?
6、别的班级拍摄了照片,英雄班级就一定要有照片留念吗?即使拍了当天的活动照片就一定要拍在江滩的照片吗?可不可以允许英雄群体当中没有人有照相机?
7、别的班级搞活动喝酒,英雄班级就一定要喝酒吗?每一个班级有自己的活动规划、活动内容、班级实情,难道凡是涉及聚餐就一定要喝酒?
8、事发江边确实有“危险”字样,但全部内容是“游泳=危险”。到江滩戏水不等于游泳,和危险不能划等号,笔者在香港海滩也看到“游泳危险”的字样,但那里却是合法的游泳场所。难道到江滩戏水就等于违规行为?
9、刘先生所看到的长江大学学生事务处的《长江大学学生外出管理暂行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外出管理的通知》是对各院系加强安全事故管理的强调,您可能不知道长江大学每学期有“安全教育月”、每位学生人手一本123页的《长江大学学生手册》、各院系有相应的管理团队。
10、刘先生知道溺水的小孩是上江滩的小孩吗?小孩是从江滩落水的吗?
 
下面,本人逐一回答:
一、关于1——3问题,谈的是隶属问题。长江大学《关于命名表彰“10•24抢救长江落水少年见义勇为英雄群体”,追授陈及时、方招、何东旭3名同学“见义勇为英雄大学生”荣誉称号和授予徐彬程等12名同学“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 荣誉称号的决定》回答了,“他们的英雄壮举”“是学校的光荣”;我再补充一句:长江大学不能只收获学生的“光荣”,不承担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责任”。
 
二、关于4问题,我的回答是:公众没看到的很多事情,恰恰是有;很多呈现在公众面前的事情,有,但不一定真有。
 
三、关于5、9问题,《长江大学学生外出管理暂行规定》已经回答:
学生外出活动,要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事先制订周密安全工作预案,落实好安全保障措施,并有指定老师带队,负责相关组织及安全工作。
 
另外,长江大学党校网上的《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 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一文,引用的本人一段话,也是很好的回答。
精细化管理专家刘先明先生说过:“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更可怕”。
 
四、关于6问题,我已经提出了。长江大学应该调查,并只需回答:他们吃烧烤的时候,拍照了;或者没有拍照。请长江大学的通讯员,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调查、调查吧。
 
五、关于7问题,我也已经提出问题了。长江大学应该调查,并只需回答:他们吃烧烤的时候,喝啤酒了;或者没喝啤酒。同样,请长江大学的通讯员,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调查、调查吧。
 
六、关于8问题,长江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外出管理的通知》已经回答:
各院(系、部)要严格学生外出活动审批制度,强化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干部、党员职责,严格控制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外出活动,严禁组织或批准学生到长江边等危险区域或进行危险活动。
经院(系、部)批准的外出活动,必须制定安全工作预案并指定老师带队,及时沟通信息,返校后及时向院(系、部)报告。
另外一个有力的回答是:
张卫平表示,政府会很快设立两个公益岗位,招聘游泳技术好、有水上救援经验的人担任,主要职责是在事发河段,向游人、孩童宣传、劝阻下水游泳等,同时担任搜救职能。
 
七、关于10问题,不能模糊地说“江滩”,准确地说,是四周是江水的小沙丘。是什么样的儿童落水了,从哪里落水的,请看:
两个在江边玩耍的孩子,从小沙丘上失足落水。
 
 
《臆测是做学问的方法吗——与刘先明先生商榷》一文里,还写到:
我们知道,新闻是经过记者采写,编辑的成品材料,其本身就是“第二手”甚至“第n手”的“事实”,它往往带有传媒人的个人倾向和技术处理,建立在这种材料上的判断当然就值得怀疑,得出的结论多半归于谬误。
 
这段话写得非常好!好在哪里呢?请看本人的文章:
英雄跑偏了,央视报偏了
一、长江大学10多位大学生偏离规范,趟水上到不该去的危险的小沙丘上。
二、中央电视台偏离真相,把英雄大学生们“人梯”的起点,从危险境地编到安全境地。
 
应该肯定的一点是,尽管《臆测是做学问的方法吗——与刘先明先生商榷》一文的作者,在问问题之前,准备得不够充分,但是,能写出《臆测是做学问的方法吗——与刘先明先生商榷》一文,比一些责任单位、责任人的装聋作哑强多了。
 
附: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有关长江大学英雄大学生们的文章:
1、“结梯救人”的事迹要奖,公共安全事故更要讲
2、三名大学生的献身能否换来我们对规范的重视?
3、长江大学别和渔船老板一样,只对死人兴趣浓
4、树立英雄的前提是真实和全面
5、长江大学英雄群体背后可能藏着校方管理漏洞
6、长江大学英雄大学生下水前喝啤酒了吗?
7、长江大学应主动、深刻反思八个问题
8、应调查见死不救的渔船主,更应调查长江大学是否失职
9、长江大学英雄大学生进行烧烤活动时,没有拍照吗?
10、“还我真相”比“还我英雄”更有意义
11、刘先明对“结梯救人”的分析和长江大学对学生外出管理的规定
12、捞尸者绳牵溺亡大学生要钱的一幕有三好
13、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会查“结梯救人”真相吗?
14、长江大学10多位英雄大学生英雄前违反了两规定
15、“三个谁”不查清,三名大学生的献身价值不算高
16、荆州将增设两岗位,说明刘先明质疑对
17、“天价打捞”公司悔过了,长江大学思过了吗?
18、长江大学“结梯救人”队和法国足球队
19、长江大学三大学生溺亡和鹤岗新兴煤矿瓦斯爆炸
20、长江大学3名大学生的溺亡要满月了
21、学英雄前,先要学好规范
22、英雄跑偏了 央视报偏了
23、人民日报《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发得有点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