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公车须先GPS心态
乔志峰
广州市政协委员黄慧敏建议政府公务车上装GPS防腐。公车私用增加单位的公费负担、同时给干部提供了腐败便利,他建言可考虑在公车上安装GPS系统,抑制公车私用及公冒领使用费的问题。广州市纪委监察局日前在答复中表示,由于考虑到费用问题,目前在所有公车上装GPS条件尚未成熟。答复还表示,对公车进行监督有很多种途径,并不仅限于GPS。例如,每个月对公车的用车里程进行公示、蹲点、暗访等。(《广州日报》1月20日报道)
我完全赞同黄慧敏委员的建议。通过GPS给公车定位以遏制公车领域存在的腐败问题,应该是可行的,效果肯定很明显。同时,对当地纪委监察局“条件尚未成熟”的回复,我也完全不感到意外——这已经成了很多部门和官员搪塞公众的“万能理由”了。群众对火车票实行“实名制”的呼声很高,相关部门却反复表示“条件尚未成熟”;大家都渴望官员能够全面公布财产,某些人却大摇其头:“条件尚未成熟啊!”……
“条件尚未成熟”如此好用且屡建奇功,也难怪不少官员会乐此不疲,经常拿出来玩玩。可事实上,条件果真不成熟吗?以公车安装GPS为例,所谓的“条件尚未成熟”,据说主要是“考虑到费用问题”。确实,前期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但评估花这个钱值不值,还要考虑到效果——装上GPS之后能节省多少钱,某些官员想过吗?至于他们提出的“每个月对公车的用车里程进行公示、蹲点、暗访”等监督途径,岂不是更原始、成本更高?
为何某些官员宁愿死抱着原始的笨方法不放,习惯于拿“条件尚未成熟”来抵制新生事物呢?个中原因,恐怕并不是那些官员因循守旧、目光短浅,而是他们太精明了。水至清则无鱼,实行革新必将触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公车都装上GPS,我用车不也就不方便了吗?火车票实行“实名制”,因车票而衍生的整个利益链条怎么办?官员的财产都透明了,我那一大堆“来源不明”的财产咋整?“条件尚未成熟”,原来不是说实施这个事情的客观条件不成熟,其潜台词似乎是“领导对此还没有做好准备”呢。
领导这边“条件尚未成熟”,即使客观条件到了瓜熟蒂落的程度,即使是利国利民的好建议、好措施,也很难得以顺利实施——毕竟,条件成熟不成熟,措施实施不实施,都是领导说了算。黄慧敏委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装一个GPS和后台维护费用都并不多,关键是看有关部门有没有这个决心。不愧是政协委员,一下子说到了点子上。看来,要想GPS公车,首先必须先GPS心态。只要领导的心态摆正了,条件就会成熟了,即使有不太成熟的地方,领导一声令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公车问题如此,其他问题也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