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半年,免费塑料袋仍畅行无阻?


限塑令实施至今已近半年,然而在许多集贸市场和小商品市场,商贩仍在为顾客提供免费塑料袋,真正执行限塑令的却寥寥无几。1127日,在北京东郊批发市场举行的全国限塑经验交流会上,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等组织公布了相关调查结果。80%的市场管理者都没有严格执行限塑令,部分市场塑料袋使用量悄然回升。调查还显示,集贸市场执行限塑令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经营户分散、市场管理部门为了节省成本,对经营户免费提供塑料袋甚至不合格塑料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缺乏严格管理。由于很多经营户对塑料袋不收费,为了留住顾客,其他对塑料袋收费的经营户也不敢再收了。(综合财经网和CCTV的报道

改革开放之初,商家率先给消费者免费提供塑料袋成为热情为顾客服务的典型,但现在塑料袋滥用,造成了白色污染现象严重的危机,因此在没有合适的处理办法的同时,国家不得不采取这种以收费来增强市民环保意识的措施。但定不少的市民却很难接受超市塑料袋收费的政策,而且认为如果超市的塑料袋收费将会带来很多麻烦,因为免费的塑料袋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有很多市民都有积攒超市塑料袋的习惯,因为很多超市的塑料袋质量很好,装东西很方便,因而舍不得丢弃。

杭州某媒体去年曾就此对杭州地区的2662位消费者做了抽样调查,调查对象平均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 调查结果显示:60.78%的人认为超市购物袋收费政策的实施不是很合理,主要原因在于超市的物价已经将提供购物袋的成本计算在内(占51.56%),超市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在重复收费。即使收取的费用相对低廉,但还是让人难以接受。57%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有超市先行实施购物袋收费政策,会因此减少前往这类超市购物的次数。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超市购物袋收费政策并没有获得人民的认可,这其间有人民习惯的原因,也有政策研究的弊漏。事实上,增强环保意识是属于观念问题和意识领域的问题,以收费代替环保的思想观念教育,的确不能不说具有因噎废食或者黔驴技穷之嫌。先前在整治企业污染的时候,此类以受费代替教育的做法就曾经彰显出了种种弊端,如今的这种要广大人民群众出钱的方式来换得一个环保的成果,未必就能有多大的成效,最多也就是掏钱罢了,掏钱以后的白色污染难道就不存在了吗?所以,治理污染和增强环保意识,关键是要从根本上抓起。

首先,要加大环保教育和思想意识教育的宣传力度,要从根本上整体提高国民素质,只要环保意识有了,污染的问题也就逐步得到改善和解决了。

其次,超市也可以不向顾客提供塑料袋,但市民已经养成了让其提供免费购物袋的习惯,怎么办?设若提倡或者要求超市把购物袋由塑料的变为纸质的或者布质的最好,这样既不伤害老百姓的感情,又不至于使超市的生意受到影响,岂不是两全其美,各得其所。

第三,问题的解决应当从科学的高度出发,要么干脆关闭所有生产塑料袋的厂家,要么研制废旧塑料袋的处理办法,类似于这种动不动就收老百姓费用的政策,从根本上并不见得就能解决污染问题。反而会让更多的人滋生抵制意识——反正我已经掏过钱了,管他什么污染不污染的,我偏要乱扔!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靠收费来解决污染的问题,都不是什么高明之良策。相反,只能增加老百姓的生活负担!  

(李吉明2009111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