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我们习惯使用“收入”来细分我们的商品或服务市场,“收入”这一细分要素似乎已成为一成不变的永久“流行色”。事实上,现实中的很多事例也足可证明这种细分市场的正确性,譬如北京的市民买便宜商品就去批发市场或大栅栏,买高档商品就去“燕莎”或“赛特”。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我们都有举不完的事例来印证我们这样做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客户更更愿意去“shopping mall”,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更习惯去吃快餐,还有诸如“星巴克”一类的场所。
全球范围内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时间越来越短,人性日益被强调,人们的休闲度假时间越来越多。自然,还包括互联网以及诸多新科技的发展等等,都同时对人们行为方式以及生活理念产生了许多重大的影响。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同样,与之相对应,汽车市场对产品和服务需求满足的方式和内涵上,也都发生了许多更大的变化。其程度之深和速度之快,也都是前所未有的。
根本上说,人们行为方式的变化导致了我们全新商业理念的产生,由此,导致了我们企业的微观世界里产生了如何适应这种变化的问题。也许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和更深入地研究这种变化,并以此校正我们的经营行为和经营模式。同样的道理,也许我们每年都应当检视一下我们自身是否已经适应了这样的变化。
Suv和Mpv的出现,应当是这样一种环境变化的产物。其实,当我们越来越喜欢休闲装和“星巴克”的时候,就已经预示了Suv和Mpv出现的必然。同样,也许有一天,中小排量的皮卡(假如政策允许)会如同今日的Suv和Mpv一样具有很高的成长性。那么,汽车旅馆连锁店也许会对今天的快捷酒店形成巨大冲击。在未来,人们更愿意去的地方是哪里,哪里就可能会成为我们汽车服务商们的新“战场”,或对我们的企业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不愿意承认在一个繁华的中心商业区设立4S店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的事实,我们总是被更多的无效的客流量所蒙蔽,这也是一个新兴的汽车商圈之所以得以成功的原因之一。假如客户可以达成同样的目的,而同时又用了较少的时间,并且还可以兼顾商务休闲或闲暇聚会,你可以想象客户会如何选择他们的服务商。
假定汽车厂商不是如此强势,汽车服务商们会有比现在更好的选择,他们一定会将建造豪华4S店的资金节省下来以建设更贴近目标客户的营销网络。那么我们也将有幸看到当其他行业在迅速适应环境变化的时候,汽车流通行业也会以同样的速度适应这种变化(而现在我们则人为地限制了这样的变化)。
我们看到,更多地关注以生活方式作为细分市场的厂商和汽车服务商,已经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并且,如果他们坚持这样做下去的话,他们将拥有更好的未来。
毫无疑问,大家愈来愈离不开网络搜索。当你想寻找一个多年未联系的朋友,你“Google”一下或“百度”一下,也许马上就可以知道他或她最近有什么事发生以及如何可以联系他。无论你是一个作家还是一个科学家,你都可以很快很海量地寻找到你所需要的重要资料。你甚至不用看《纽约时报》也能了解到很多当地的大事,以及华尔街又有什么重大并购案发生了。你非常惊讶你自己的大名已经可以被搜出好几页。
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我们可否以“Google”或百度作为我们产品或服务信息的重要的推广方式?这类搜索网站拥有对各种网页的令人惊讶的捕获能力,以及对所捕获网页的越来越精确的分类能力,如果被我们主动地有意识地加以利用,譬如,我们目标客户关注的关键词以及这些搜索网站捕获频率较高的大型门户网站的网页,我们也更深入地分析一番,那么对我们的精准集客是否更有实用价值?这至少会让我们可以更快更好地将我们的目标客户群找出来,譬如那些聊天室或博客圈子以及同类相聚的群体,甚至网上的帖子等等。
应当说,这也是新的生活方式给我们的营销工作造就的全新市场机会,也许它将成为我们的下一个“蓝海”。
当我们发现某个细分市场要素的权重正在发生质变的时候,适时进行经营模式的调整十分必要,因为这样的变化也许意味着将给我们的经营带来重大影响。而生活方式的变化在我们确立新的细分市场时的影响如此重大,这让我们不得不更加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