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学为艺,援艺入理——写在于钟华书法展旁


 在我看来,于钟华有文化精英主义倾向,但决没有盲目自伐、无视于他者批评的痕迹;于钟华有艺术至上主义者的嫌疑,但从来不会放弃思想和阅读,并在他的心灵里边保留了一块重要的领地供奉理性思辨的权能。
 作为思想者,他强健的理性因整日被艺术唯美的烟云所包围、所漫漶而显得其思维途径怪异而幽邃,既硬朗又柔韧,粗粝的表象和柔软的内核齐头并进。听过他的艺术讲座的人,大都有这么个印象:其语风大开大阖,而又不失细部的精致,艺术思维和哲学思维交互支撑、相互为用,让收视返听者美不胜收,而又满座叹服心惊。
 而精英主义倾向历来都是精神界强者的共同特征,他们蔑视平庸,也就特别珍惜奇迹,而对奇迹的痴迷和渴望使得他们愿意终生都行走于创造之途中。
 在这次作品展前面,我有幸目睹过他的一个创造之夜。我并不讳言这一点,在这之前,我绝没想过一个书法作品的展览,其几近全部的作品可以在十来天之内被一个人一并完成,而且还诸体兼备。而于钟华却把它证明给我看了。因为那一个晚上他就创作了二十来件书法成品,有大字,有小字,有魏碑,有汉隶,有小行,有大草,而且,每一被他涉入的书体都不是浅尝辄止的交待。这是夏虫在草木中鸣叫的一夜,也是于钟华解衣磅礴的一夜。
  天地间许多奥秘原为万物所持守,又被万象所显示,却独独不为人所知。上古时代的圣人智达天地、援纹入字,不但把智慧的奥秘捆绑,而且还把山川烟霞、林壑幽泉收藏在里边,从此以后,艺术家们大有可为,那所有的一切,仅仅凭借线条就一一加以释放。
 我虽然不懂艺术,但从相信文字的力量到相信线条的能力,这一过程,是于钟华帮助我解决的。因为被他的线条触及的不仅仅是我的眼睛,还有我的大脑和心灵。
 而有趣的是,我被他的艺术撼动和被他的思想冲击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当我知道他是书法老师的时候,我正好与他一起应对浙江大学西方哲学的博士生入学考试。从结识到相互了解,其时间长度不到一年,而当我们一起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们已有过一些较深层次的对话。
 就于钟华个人目前的人生轨迹而论,他起码已经证明了三点:
 第一,证明了古典式师徒授受在当代还是造就人才的良好途径。这一点当然不是于钟华一个人完成的,而是可敬的陈振濂先生和于钟华两人共同“合谋”的结果,这种“合谋”有点类似于参与到秘不可宣的天机创化之中。
 第二,证明了书法底蕴的蓄备来自于对诸多典籍的遍览。当代艺术界流传着的“天才论”和讲究灵悟、无视学养的恶习被大量不学无术之徒们所持秉和信奉,只因积学大儒的路径之夐远让他们望而生畏,而寻索到的一种精神讨巧的无知信条来加以自辩而已。在这一点上,于钟华的经历就是很好的诠释,他的临池与他的阅读从来都是成比例的。
 第三,证明了在当今世界学科日益细化,每一个体都在自己的学科角落里面精耕细作的时代,仍然可以安全地诞生出在不同甚至极点学科领域里边自由飞翔的人。这一点被于钟华所证明,我想,他是有足够资格向平庸者们展示一场智力领域里边的示威行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