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楼市地震,砸伤穷人?


 [编者按 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说:“我想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一句话。他说,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了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

    读懂当今经济,关键是读懂穷人经济。为此,本专栏特别推出《穷人经济笔谈》分栏目,剖析社会关注的穷人经济话题,邀请相关专家以笔交谈。]

楼市地震,砸伤穷人?

房地产市场的萧条,很可能意味着国内经济的衰退,最终受伤的还是穷人。跌幅在30%40%还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超过50%,情况就不妙了。

o        / 本刊记者 杨凤平 范成

 

2007年年底,城市房价开始有所降温,买不起房子住的贫穷老百姓继续呼唤着房价下跌。房价跌得越低,老百姓就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吗?有人呼吁政府救市,有人反对。到底谁对谁错?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宏新副教授,看看他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记者:最近一项调查显示面对房价持续下跌,穗、京、沪、深四地总体上有57%的市民不支持政府救楼市。您对于此项调查结果有何看法?

王宏新:这个数据没有多大意义。来自网民的态度只能反映出一种政治倾向,因为这几年房地产从来没有过好的名声。老百姓只要说到房价,没有不盼它不跌的。研究房地产必须秉持中立的学术态度,去研究房价上涨或下跌对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影响有多大这些问题。

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讲,我一直在自己的研究中强调政府应该履行什么样的职能,但我从来不认为网民攻击房地产是一件好的事情。因为房地产行业中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房地产本身,而在于土地制度问题。没有哪个行业生来本身就是坏的,除非它是非法的。房地产业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是因为房地产行业掺和了土地问题。

这几年我一直在提倡土地制度进行深层次改革。很多老百姓也很朴实的问我,为什么我们要花钱来买自己的土地?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比较担心房价大规模的下跌。如果经济是很健康很稳定的话,房价回调30%,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因为现有的房产价值不会降低。但是如果整个经济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很危险。因为房子价值降低,房价下跌就没底了。比如你4年前买的房子,花了100万元,现在涨到200万元。如果经济不出现问题的话,你就拥有了200万的固定资产。但是如果经济下滑,你的房子有可能降到50万元。这就意味着社会财富的缩水。

所以说,盼房价大幅下跌没什么好处。拥有财富的人其财产大幅贬值了,也意味着社会财富严重缩水。这些人财富都贬值了,穷人将变得更穷。

 

记者:为什么说房价大幅度下跌,穷人会变得更穷?

王宏新:大家的财富都缩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有钱人的投资能力、消费能力都会下降。进一步来讲,这就会引起产业与经济的萧条、不景气。经济萧条最大的受害者还是工薪阶层。工厂减产甚至是关闭,倒霉的资本家也许只有一个、两个多则几十人,但工人就要失业,这个数字则有千千万。还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房地产业的背后是数以千计的配套产业,房价下跌引起房地产业的衰退,其它产业就受影响。这就是经济的规律。

 

记者:也就是说,如果房价大幅度下跌,穷人看上去有能力买房子了。但实际上,整个经济的萧条,最后受害的还是穷人?

王宏新:没错,可以这样理解。整个房价大幅下跌的时候,没有人会真正开心。因为这将意味着经济在往下走。这个时候,所有的人的钱包都要缩水,大家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所以说,不管是持有房产的人,还是没有房产的人,都没有好处。如果房地产的价格真的大规模下跌,那就代表着国内经济在严重滑坡。

 

记者:您怎么看待目前房价回调?

王宏新:从去年年底开始,很多开发商都在回调价格,大部分在5%10%的幅度。最近深圳有一个万人购房团,折扣达20%。这给了我们一个信号:开发商对房价在理性下调,对市场的预期也在下调。但是,要要看到,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平均房价还在涨,只是涨幅有所回落。由此看,目前房价的下跌还是局部现象,甚至还算不上是下跌,而仍是一种涨幅的回落。

2007年年底到现在,房地产市场变化有些突然,但也是必然的。说“突然”,是因为整个房地产的行情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去年连续出台的两个文件,一个是国务院发的24号文,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通知;另一个是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的359号文,商业性贷款的首付提高,同时也加紧了对开发商的信贷管理。这两个文件直接给房地产市场一个信号:中央对房地产的调控重点作了调整,从供应管理型转向了需求管理型,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逆转:以前政府一直努力调整住房的供应,加大土地的投放量,调整户型结构(如增加小户型)。但是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失灵了。因为,房地产市场是需求主导的,当需求很旺盛的时候,多少供应量都不够,就像股票市场一样,大家越看涨越买。

国务院24号文中提到,70%住房将由政策性干预,即廉价房、经济适用房、小户型房、限价房四种房。那么,房地产市场只剩下30%的房子是纯市场型的。这样,投资型需求就会受到限制(因为大量的自住型需求将由政策性住房来实现),市场需求也立即下降。

但是,上述原因并不是最深层次的原因,最深层原因来自于整体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影响着国内房价的跌涨和跌幅。从去年上半年开始,物价上涨,也就是通货膨胀问题,国内外失衡的问题,欧洲、美国的经济都在向下运行,这都影响到国内经济,也影响着房价。整个经济形势的低迷或者说问题比较严重,导致了人们购房欲望的下降,这才是房价下跌的根本原因。

 

记者:也就是说,现在房价的下降是必然的?

王宏新:对,是必然的。前面五年,房价可以攀升得如此高,人们能够买得起房子,是因为消费者把改革开放30年来积累的大部分财富投入到了房地产中。

目前,评价房地产市场,要考虑全国,甚至全球整体经济状况。全球不断攀升的油价、粮价,美国次贷危机,整个世界经济的萧条,国际贸易下降,这些都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有不少企业面临困难。现在中国还面临着较大的物价上涨压力。在这种状况之下,不可能会有更强大的购买力了。

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将如何走,还要取决于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向。如果中国下半年经济保持稳定,适度降温,房价也可以保持适度稳定,不出现大幅下跌。

 

记者您觉得房价下调的空间能有多大?

王宏新:我认为30%40%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真出现房地产衰退,那么下降50%以上也是有可能的。但是目前谈这个还早,无论是中国房地产,还是中国经济,都还没有那么糟糕。但是这种潜在的危机、不确定的因素的确是存在的。

 

记者:也就是说,不害怕房价回调,就害怕跌得没底?

王宏新:怕跌的没有成交量。尽管房价在下调,但是仍然没有购买力、仍然没有购买行为,仍然没有交易量的出现。这是完全有可能的。那就意味着中国房地产市场萧条。

 

记者:房地产市场的变动,会反过来给经济带来影响吗?

王宏新:房地产市场的变动,当然会对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些年来,房地产业一直是对GDP有极大拉动作用的产业。同时,房地产业是一个辐射性强的行业,它对钢材、水泥等其它行业有着极大的带动作用。如果房价下滑太多,那么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贡献率也就会相应下降。

                           载《中国扶贫》2008年第18期“专家专题”栏目第40-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