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城市精神之我见蔡广林


                                          宝鸡城市精神之我见
                                                   蔡广林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人文的核心,也是一个城市的形象体现。目前宝鸡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总结、提炼、培育、发展宝鸡城市精神,对于塑造宝鸡人文精神,推动宝鸡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发展;激扬宝鸡人民改革动力与创新热情,在西部实现“三个率先”,打造和谐奋进新宝鸡新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宝鸡立市很早,历史文化悠久,是姜炎文化、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千百年来,其历史文化在渭水的滋养中孕育长大,生生不息。特别是近年来,文化建设对宝鸡城市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让宝鸡更加焕发出蓬勃活力。提炼、概括和总结宝鸡城市精神,就是要对宝鸡城市的人文、地理、历史、现实、个性以及未来需求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思考,加以整理,使之成为凝炼精警的语句。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宝鸡的城市精神可以概括为“奋斗自强、比拼争先、兼容开放、敬德尚文”四个方面的内容。
  “奋斗自强”是宝鸡人自强自立、永不止息的坚定意志。宝鸡建城史从公元前762年,秦文公四年至千渭之会建陈仓城算起,距今已有2768年,由于宝鸡市立市年代久远,因此,可以说,一部宝鸡城市发展的历史,就是宝鸡居民披荆斩棘、历经千难万险求生存,站稳脚跟、自强不息求发展的奋斗史。正是由于宝鸡人有这种“奋斗自强”的精神支撑,宝鸡人才在这个地方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比拼争先”是宝鸡人开拓创新、不甘落后的无畏勇气。在宝鸡这片热土上,自古以来,人们就有一种立宏志、闯大业,敢做敢为、开拓创新的“比拼争先”精神。这里是传说中炎帝为先民治病,遍尝百草,发明医药而最终献出生命的地方。也是周秦先祖们打拼天下、创业立国的根据地。秦人以不屈不挠的比拼精神恢复了被戎狄占领的包括西岐在内的关中之地,而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富国强民,积蓄力量,迅速崛起,最终统一六国。近现代,宝鸡城市发展虽历经艰难曲折,但宝鸡人始终追赶现代工业文明的步伐,为我国西北重要工业重镇。现在,我们提出和实施的建设“四市”、创建“两个最佳”和在我国西部实现“三个率先”,建设和谐奋进新宝鸡的奋斗目标,也是这种“比拼争先”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兼容开放”是宝鸡人恢弘大度、兼容并蓄的博大胸襟。由于宝鸡地处西北交通枢纽中心地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特点使宝鸡自古及今一直成为我国西部比较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战略要地,也可以说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因此,在文化特征上表现出恢弘大度、兼容并蓄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宝鸡人具有重视人才、引进人才的优良传统,又善于自觉吸收外来文化来补充和丰富自己,再创造出新的文化。因此,宝鸡人不论在创造古老的农耕文化、岐周文化、雍秦文化方面以及流传于今的传统民间文化,还是现代文化和都市文化,都体现出其恢弘大度、兼容并蓄、广泛多元的宏大气魄,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敬德尚文”是宝鸡人重视道德修养、尊崇礼乐文化的珍贵品德。宝鸡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周公制礼作乐、警德保民、礼贤下士,堪称典范,为历史美谈,影响深远。到现在,宝鸡人在婚嫁、生育、寿诞、丧葬、祭祀、居住、饮食、服饰、礼仪等方面,都有一套比较严格的内容和规程,这一切无不体现出地处周礼之乡的宝鸡人重视道德修养、尊崇礼乐文化的珍贵品德和传统习俗。

[ 时间:2007-08-13 00:24:22 | 作者:蔡广林 |   来源:《宝鸡日报》2007年8月13日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