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最早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
——奥林匹克精神和学校教育
奥林匹克运动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教活动之一。文化教育,一直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据说在古希腊,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和弟子们经常出入于体育训练场所(运动场和体育馆),由此启发了他的门生柏拉图创立了跟体育训练相关的“哲学训练”的学院。
古希腊雅典学派(拉斐尔的壁画)
古希腊教育的原则:文体并重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欧洲哲学也起源于古希腊。对于古希腊人说来,奥林匹克运动的竞技、与哲学的“爱智”之间有密切关联。古希腊人创造了周期举办的各种竞技项目,同时制定了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要求参赛者充分发挥个人的体力、毅力和智慧。这凸显了个人的地位,逐步造就出关注体魄健全、身心协调的社会风尚。这种风尚影响到哲学,推动了哲学家之间的对话与论辩。
古希腊的教育制度以体育和音乐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儿童7岁入学,由教师在角力场与体育馆带领学生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当然也教授文化,以诗歌为主。7~20岁受完l3年教育之后入伍,为国家服役。当时的角力场和体育馆就是学校,这些教育场所成为社会活动的中心,也是各城邦参加奥运会的培训场地。古希腊教育把文化学习与体育训练融为一体,培养文武兼备的公民。古希腊文化的全盛时期,体育锻炼一直是城邦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教育的基本原则。
苏格拉底和他的得意门生柏拉图
古代奥运会跟古希腊文化艺术紧密融合,因为在体育比赛的同时,还有音乐、诗歌和演讲等比赛,合唱、戏剧的演出,以及雕刻、绘画的展览。例如,公元前380年演说家伊索格拉底就曾在奥林匹亚集会上发表《泛希腊集会辞》,宣扬泛希腊爱国主义精神,倡议希腊各邦和睦相处,联合起来征伐波斯。著名诗人和剧作家们不仅热心创作,歌颂优胜者,而且自己也加入到运动员的行列。例如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欧里庇得斯,从小就学习角力与拳术,后来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且获得过胜利。
在体育馆开办学院
米隆 掷铁饼者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有这样一个比喻:“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有兜售商品的小贩,有努力竞技的运动员,也有静观人生场景的观众。在我看来,哲学家就是其中的静观者。”古希腊文明,一方面是弘扬智慧与理性,追求“终极原因”的哲学;另一方面是崇尚身心和谐的体育。古希腊人在创立哲学的同时,造就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城邦独有的集体育与文艺于一体的节日庆典。柏拉图相信,通过文化教育和体育锻炼能培养出完美的人。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Greek: Ἀριστοτέλης Aristotélēs,384 BC - 322 BC) 迄今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他是柏拉图的学生,又是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帝少年时代的老师。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 — 322 年)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仿效他的老师柏拉图所办的学园,在雅典创办吕克昂(Lykeion)学院,或称逍遥派学院(Peripatetic School)。这个校址就是“为训练新兵而建造的运动场、体育馆,它包括一座阿波罗神庙、林荫路、喷泉和柱廊。亚里士多德认为,基础教育应包括读写、体操、音乐。
可以做个比较:苏格拉底讲学是在雅典的广场空地和集贸市场上,没有固定的场所;而亚里士多德讲学是在运动场和体育馆里。因此可以说:古代欧洲的学校教育,跟体育训练密切相关。
最早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亚里斯多德师承柏拉图,认为理性的“德智体(身体、德行和智慧)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又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他首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主张赞成雅典的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作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
在教学方法上,亚里士多德重视练习与实践的作用。
|
|||
在体育教学中,他不同意教师只让学生进行严酷甚至痛苦的训练,要教“简便的体操和轻巧的武艺”,着重于让儿童身体正常发展。
亚里士多德著述残片(莎草纸)
在师生关系上,亚里士多德不是对导师一味言听计从,唯唯诺诺,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思考、坚持真理、勇于挑战。
他那“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品格,鼓舞着他把柏拉图建立起来的教学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奥林匹克运动具有体育、文化和教育三个组成部分
现代奥运会的先驱顾拜旦(右三)和第一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维凯拉斯(右二)
奥林匹克运动在现代复兴后,这一传统得以延续并不断发扬光大。
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思想家们,热情宣扬古希腊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赞美古希腊奥运会的理想和精神,引起了人们对古希腊奥运的极大关注。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的顾拜旦十分推崇古希腊哲学家关于体育健身和全面教育的论点,认为古希腊的体育竞技运动对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形成坚强的性格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它与完美的艺术和高尚的品德一起成为支撑希腊文明的三大支柱。
在1894年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代表大会上,顾拜旦指出:“人并非仅仅具有肉体和精神两个部分,而且具有肉体、精神和性格三部分,性格并非是精神塑造的,而是在肉体基础上形成的。这一点古人早已明白,我们却要艰难地重新认识。”
根据现代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运动具有体育、文化和教育三个组成部分。
萨马兰奇先生说过:“文化是奥林匹克主义中所固有的。没有反映主办国精神的生动而可见的文化活动计划,奥运会将会是不完整的。”
正是由于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与奥林匹克的竞赛运动相伴而行,奥林匹克运动会才营造出富有活力和高尚情操的整体氛围,展示出巨大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