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地到工地


昨晚又下大雨。怕车子变成汪洋中的航船,我不敢冒险回家,准备呆在昌平的工地。
“你那边的工地怎么样?”我问LG。

离奥运只剩51天了,北京还像个大工地。家的北面是昆玉河,一两年前,沿河一直在修路,路终于修好了可以直达北四环、颐和园。畅通没几天,路口又开始修桥。再后来,桥终于修好了,通车没几天,往南去的路又要拓宽。现在,南去的路还在热土朝天地大干快上,小区北面的路又被封了……两年来,我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工地里,机器轰鸣,尘土飞扬。

修路,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堵车。小区周围本就车满为患,特别是南面的路口,在一路畅通里,名声虽没杜大爷显赫,但也常常金榜题名。北京的城市规划,离开车不能说寸步难行吧,至少也让人举步维艰,家有辆车因此成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人身自由的重要一步。近年来,周围几个小区的公车私车更如雨后蘑菇。
   
举个例子,小区建于1999年,地下车库的设计车位是一点几户一个车位。刚搬进来时还够用,到我2001年买车时就已所剩无几。两三年前,物业记事板上就密密麻麻写满了几十辆甚至上百辆排队等车位的牌号。如今,这上百辆没有固定车位的车,只能像可怜的拉兹一样到处流浪。自从LG换了新车占了我的地下车位,我也加入了阿坝拉姑呜呜呜的流浪大军,以不造成他人不便为前提,在小区内和小区周围见缝插针,得空塞车。
   
可想而知,在这样一个大工地的中央,修路带来的堵车是多么不堪。开车无难事,只怕有新人;原可少堵车,只怕厚脸皮。几车道缩减成双向单行后,常见为一己之利大胆逆行的车,结果,非但自己未能得逞还堵了对面的车道,大家索性一起煮粥。而且,因北面马路被封,小区北门同时封闭,进出车辆只能走南门。一天,LG早晨上班,从地下车库到小区南门,平时一分钟的路,竟开了50分钟。我感觉,和长安街交叉的南面路口,通过时间已经由几年前的5分钟增加到现在的20分钟甚至半小时,教我如何不迟到?春潮带雨晚来挤,上周五下班时的雷震雨更进一步恶化了车多加修路的惨况。尽管也堵车,但我还是幸运地赶在暴雨来前冲进了家门。站在窗前,看大地变成汪洋,马路成了车场,听车怒症患者们气愤的鸣笛声,呜呼,有点灾后综合症的我差点晕倒。
   
幸亏短信王——莉莉同学及时发来证监会最后通牒,让我稍微清醒了点。凤凰昨天的有报天天读,杨先生一开场居然就朗诵了这条短信:武松进去,肉松出来;杨百万进去,杨白劳出来;奥运会进去,残奥会出来;大小非解禁进去,大小便失禁出来……昨天股市九连阴,一家报纸的文章题目很有趣——九阴真经假练成 熊市进入下半场。今天还期待阴十字星后出现一阳指呢,结果过度恐慌和投机心态导致的却是十连阴。想想地震灾区,再看南方洪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8个月来大家都避讳谈及熊市字眼,而现在,在我们从工地到工地的奔波中,热点话题直接就从牛市跳到了熊市下半场,中间过度非牛非熊。

再说我们昌平的工地。若干年来,亚运村途径天通苑的汤立路一直就没停止过施工,从建天通苑到翻修立水桥,再到建5号地铁,现在又挖了路中的绿化带修公共汽车站。如此绵延不绝的工程自然也没停止过堵车,我因此识趣地绕道回龙观再抵平西府,虽然那也是个巨大的工地。可现在,无论怎么绕也绕不过单位门前施工的马路。记忆中,单位门前的马路总在修修补补,时好时坏,像件打了补丁的破布衫。虽说是城乡结合部,但这要让喜欢到处溜达的外国友人见了,估计也挺寒碜的。于是,借奥运东风,坎坷的路面最近终于迎来了一次彻底翻修,破旧土气的汽车站好像也要被宽大整齐的站台取代似的。只是不知道平整后的路面能保持多长时间。
      
废话有点儿多了。尽管日夜奔波在工地与工地之间,但一想起投入使用的国家大剧院、水立方、鸟巢和T3,想起设施建设或许能给城市带来更美好的未来,我下决心忽略这些不愉快的小记忆。我们总有魔法在午夜钟声响起前把南瓜变成马车的,不是吗。51天呢,再多的工地都能完工,呵呵,所有的准备都能如期完成的。
   
还有,石油、粮食等许多大宗商品价格涨得没谱了都,油价盘中再度冲击每桶140美元整数关。LG今天响应单位号召体验能源短缺,不开车上班。据说办公室不开空调,走廊卫生间不开灯。这也就一天,过去了生活还得继续。不过,想到自然的威力,想到人类文明生活的物质保障,直觉得能源危机的可怕,真的需要改变一些生活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