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点什么


今天,国务院发布公告,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同日,北京奥组委决定,5月19日至21日,奥运圣火在境内的传递活动暂停三天。中国地震局将汶川地震震级从7.8级修订为8.0级。初步调查统计,此次地震最大烈度达十一度,破坏特别严重的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四川省北川、什邡、绵竹、汶川、彭州等地,灾区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地。截至5月18日14时,合计死亡32476,受伤220109。

几天来,不时听到周围人说为灾区做点什么,许多人什么都没说只是不停地做。又有同事奔赴灾区,其中一位虽长期抱病却一直坚持工作,捐款、献血,各类组织和无数个人用不同的形式做着同一件事。在灾区,一个个顽强的生命奇迹,一个个舍己为人的感动,这种时候,语言往往是最无力的。而我其实连记者都做不了,抗灾面前,所有的经济新闻都黯然失色,灾害发生自己又不在现场。这几天,有时会比较不同媒体和记者的职业水准,可实际上,在惨绝人寰的灾害现场能克服情绪波动完成工作已很伟大,前线每个人都比自己强,都应得到敬佩和尊重。

上周做了件错事还做了件傻事。报社组织捐款,要求通知到部门每个人,却忘了在上海的同事;捐款时,只想别超过领导的数字,而领导觉悟高,捐款远超低线,自己就出了个奇怪的数字。可笑的是前一天写了篇文章,不是什么评论只是点随感,说善无大小,随份随力,chenggang老师批评我还是执著于数。当时,企业和个人的捐款开始不久,也出现了对某些企业和个人的指责,那天恰好又听到几家金融机构组织捐款的感人故事。其实,个人之间,企业之间,收入水平和经济实力千差万别,善举和善心却无量化标准。捐款无所谓多少,善心也无所谓大小,责任亦无大小企业之分。

“我是中国人,满腔碧血映丹心,更有巍巍神州在,铁打的双肩两昆仑。我是中国人,历尽劫难不顾身,生死别离寻常事,百代忠良报国恩。”自然灾害,让我们感觉脆弱无力,几经磨难,民族不屈的精神永在。从非典,到雪灾,再到3·14,火炬境外传递,一系列大事件考验政府,也促成进步。

我们都能做点什么的,有钱出钱,有血献血,有力出力。观功念恩,观过生怨,即使什么都出不了,能随喜赞叹他人也是功德,施与受都是有福的人生。

仔细想想,我们这代人并未经历过多少真切的苦难,小时候没挨过饿受过冻,最大不了穿过几件补丁衣服,内心的挣扎多来自快速裂变年代里外境的冲击。虽有面对生老病死之苦的时刻,但一直觉得战争疾病自然灾害好像离自己很远,就像明知无常,但总觉死亡遥远不可及,害怕学习,不敢面对。

这次,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苦难透由现代传播技术残酷示人,太多的人在感慨生命脆弱,领悟生命的意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更成为我们共同的感受。我们贫穷,但善良质朴,勇敢坚强。面对灾难,互爱互助互信,太多的故事闪烁的是人性最美好光辉。灾区没有出现打砸抢等治安问题,因为救他就是自救,助他就是自助。灾难让生命变得脆弱,灾难也让心灵变得坚强,灾难更让人们变得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