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一:一个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生只在一个公司工作。
命题二:一个人会在主观或客观上业绩不被他人认可,或被认为不称职。
人的职业生涯就跟股市投资一样,必然面临涨跌的周期,一旦被“套牢”——即较高的职业期望与绩效考核的评价不能匹配,就只能选择“短线”
或“长线”的选择。
所谓“短线”,即斩仓换股,重新培育一个新的职业目标,舍弃原公司去加入新公司。“短线”的利弊很明显,新的机会和风险都并存,有可能开创出一片新天地,也可能更加失败。
所谓“长线”,即坚定持有,接受暂时的下调,坚持职业期待,在原公司以自己的行动等待并创造新的职业高峰。“长线”的利弊也很明显,可能长期持有的是一只垃圾股,永远都没有翻身的机会,也可能等待并创造了新的机会,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采取“长线”还是“短线”,没有可供判断的客观标准,只能依靠个人理性的分析。邓小平一生被“三贬”,但仍对中共的事业坚守追求,所以,最终成为第二代领导人的代表。这样看来,一个公司值不值得坚守,要看经理人自己的判断和分析,这种分析必须是理性的,如果加上感性因素,特别是情绪化的因素,就很容易失去理性的判断。
职业生涯短暂而漫长,诸事皆顺往往只是暂时的,而历经重重坎坷是长期甚至是永远的,因此,职业生涯同时又是人生的熔炉,职业波动更是人生的试金石,经历了风雨而自己又能把握机会,该换股就换股,该持股就持股,那才是成熟的职业素质的表现。
所以,在职业生涯遇到波动或平淡的太久时,经理人必然面临换股或持股的选择。有些时候,业绩考核的评价可能是令人不愉快的,要选择“长线”就需要经理人对业绩考核结论的接受和忍耐,需要用今后的时间证明自己的价值。当然,经理人有绝对的权利不接受并做出自己的职业选择。
随着企业迅速发展,职业经理队伍不断扩大,而一个公司的快速发展自然需要“优胜劣汰”的机制,同时,经理人的职业经验和知识水平甚至身体状况的波动都会影响一个阶段可能是暂时的业绩表现,自然就会出现评价的好坏、职务的升降等变动。
我们要以正常化的程序、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人事评估、任免事务,依法充分尊重经理人的权益,通过目标清晰、有序的职业团队调整和建设,从而保证公司的快速发展,给更多的经理人创造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这是从股市涨跌联想到的对职业生涯思考的启发,供大家分享。
——(2008年6月12日于天津)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