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用泪水诉说与青春少年的生死别离,
难以用心声呼唤美丽天使轻盈地重返人间,
多少未来的栋梁之才瞬间消失让我们柔肠寸断,
烛光中为在灾区儿童祈福用心灯照亮人生前程!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难一直牵动重庆文化艺术界各位艺术家的心,心灵的创伤需要抚慰,更要激励人们特别是祖国的花朵奋勇前行,由重庆著名书画家、文化艺术界魏功钦、武辉夏、高济民、高翔林、梁上泉、杨矿、沈国仁、李宣等发起“为地震灾区儿童祈福,重庆烛光诗会”,2008年5月31日19时在解放碑八一路250号八一宾馆三楼零号空间西餐咖啡厅举行(电话023—63733838),由重庆中国诗书画研究会、重庆女性人才研究会等承办,由重庆电视台直通现场主持人陈力主持重庆烛光诗会,部分灾区儿童参加。
经典重庆论坛网友笨笨丫赋诗表达网友心声:十亿儿女皆如我,可鉴拳拳赤子心。暗礁险滩处处有,居安思危至上爱。明君从容扶乱世,覆手翻云谈笑间。来年春暖花开日,喜迎盛世中国人!
汶川大地震月祭日,中国著名画家武辉夏先生的个人画展将于2008年6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西泠印社(中国美术馆)展厅展出。届时将举行义展义拍卖80张画,所有款项将全部捐献给中国红十字会,为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尽一个画家的心力和智慧。同日在重庆渝中区戴家巷港侨宾馆武辉夏画馆也举行预展。
附:
中国,在疼痛中坚强
(组诗七章)
□重庆市文联杨矿
这一刻
一阵疼痛从西南袭来
自下而上沿北东方向
从二十万米的地心深处
从挤压与断裂中
从错动与冲撞中
从挣扎与抗争中袭来
2008年5月12日
14时28分
北纬31度,东经103.4度
汶川
一个倾刻间被无数倍放大的地名
成为中国最疼的痛点
这一刻中国感觉摇晃
这一刻中国感觉眩晕
这一刻中国感觉站立不稳
这一刻中国感觉坐卧不安
剧烈的疼痛
让中国撕心裂肺肝肠寸断
巨大的疼痛
让中国神情凝重心情沉重
那片荡漾羌歌的土地
顿时山摇地动山崩地裂
天昏地暗天旋地转
河水改变了流向
山脉改变了走向
时间改变了方向
城市与乡村沦为废墟
生与死的门时闭时开
这一刻这种痛
也同时疼遍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十三亿颗悲天悯人的心
他们用祈福与祝愿
携手与搀扶
把这种刻骨铭心的痛
攥得好紧好紧
2008年5月16日夜
第一时间
此时此刻
每时每刻
每一秒每一毫秒每一微秒
甚至每一纳秒每一皮秒
每一飞秒每一渺秒
我们无法再进行细分的时间单元
对于生命
都是第一时间
在残存的废墟下面
在倒塌的房屋下面
在滑坡的山体之间
在崩塌的道路之间
时间又一次与生命赛跑
中国又一次开始读秒
手刨肩扛锹挖
仪探车移机吊
中国用最原始和最先进的方式
同时奔跑
从四面八方
地面空中水上
用一切可以奔跑的姿势
用一切能够奔跑的速度
全力以赴一路飞奔
没有瞬时停息
没有片刻间断
没有丝毫放弃
因为生命的第一时间
是中国奔跑的目标
2008年5月17日夜
飘扬的丝带
这一条条小小的细细的丝带
黄色的绿色的
系着祈福系着祝愿
让素不相识的人同样跳动的心
紧紧相连
这一条条小小的细细的丝带
绸质的棉质的
系着关切系着挚爱
是四面的支持八方的增援
源源不断
这一条条小小的细细的丝带
城市的农村的
系着震惊系着感动
让手挽在一起心贴在一起
勇往直前
2008年5月21日
生命奇迹
178小时179小时196小时216小时……
这一个个被不断刷新的数字
使每一种坚持
有了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在残垣断壁的废墟中
在满目疮痍的大地上
勇气与信心
希望与梦想
让那个狭小的空间
成为生命的伊甸园
成为书写奇迹承载苦难的
碑林和基石
没有食物没有水没有阳光
没有补给
甚至连时间和空气呻吟和痛苦都没有
一丁点儿多余的
余震伴随着危险
在一步步逼近
疲惫夹杂着焦急
在一点点蔓延
找寻千辛万苦
营救千难万险
不言放弃
从不畏缩
那些从未停息的敲击声挖掘声
便是对生命执着的呼唤
每一次坚持都是在演绎奇迹
每一次努力都是在扳回时间
2008年5月21日
一位老人的七十二个小时
他眉头紧锁
他眼中含泪
他步履沉重
他心急如焚
他文弱书气却沉着镇定
他刚毅坚韧又铁骨柔情
他七十二个小时
辗转九次察看七地灾情
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危险
甚至有时忘记了年龄和身份
奔走在灾区和灾民之中
奔走在帐篷和手术台旁
花白的头发又添了几许
倦怠的身体更显疲惫
他唏嘘的问候温暖滋润
他悲怆的表情疾首痛心
他沙哑的嗓音铿锵有力
他细语的指令掷地有声
他抢险现场运筹帷幄
他余震之中指挥若定
他一位六十六岁的老人
一位曾经在地震波及地区工作十三年的
地质构造研究生
共和国现任总理
但在这七十二个小时里
我们更相信他
是随处可见的某个家庭中
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辈
2008年5月18日凌晨
5月19日至21日,中国仅有两种颜色
山河悲泣天地呜咽
国旗低垂举国同悲
5月19日、20日、21日
中国仅有两种颜色
黑色与白色
成为这个缤纷斑斓五千年
古老国度
仅有的两个色调
这一刻凝重与庄严
是中国仅有的表情
悲伤与痛苦
是中国仅有的心情
这一刻,中国闭上双眼低下头颅
为那些瞬间即逝的生命默哀
以一个国家的名义和十三亿人的队列
为罹难者送——行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葬礼
黑色与白色
在振聋发聩的喇叭声汽笛声警报声中
愈加显得沉重刺眼
让这个生生不息的民族
在黑色与白色的洗礼和涤荡中
愈加显得冷静坚强
愈加对生命饱含尊重充满敬意
2008年5月21日
中国,在疼痛中坚强
8.0级的震级
22.2秒的断层错动
9.4级的张量指数
400颗广岛原子弹的能量
道路中断通讯中断电力中断
房屋倒塌山河破碎人员伤亡
汶川告急
茂县告急理县告急北川告急什邡告急
平武告急绵竹告急彭州告急都江堰告急……
四川告急
甘肃受灾陕西受灾
云南受灾重庆受灾……
上海有感北京有感
武汉有感海口有感……
一场前所未有的疼痛
痛彻一个国家整个的身躯
所有的肌肉和骨节
全部的神经和细胞
甚至毛发和指甲
呼吸、倾听和注视
群山在疼痛中摇晃
河流在疼痛中咆哮
森林在疼痛中抽搐
大地在疼痛中变形
一座座城镇
在疼痛中消亡
一个个村庄
在疼痛中消失
一条条道路
在疼痛中肢解
一座座桥梁
在疼痛中断裂
一所所学校
在疼痛中垮塌
一座座工厂
在疼痛中荒废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在疼痛中远去
一个个幸福的家庭
在疼痛中拆散
这是惨绝人寰的疼痛
这是惨不忍睹的疼痛
这是惊心动魄的疼痛
这是惊天动地的疼痛
这是至深至远的疼痛
这是至宽至阔的疼痛
这是无边无际的疼痛
这是无时无刻的疼痛
广大的疼痛铺天盖地
毁灭性地把痛感和痛觉
锥进中国和中国人的记忆和回忆
锥进历史书和教科书
锥进每一座山峰
锥进每一条江河
锥进每一寸土地
锥进每一株植物
锥进每一次心跳
锥进每一次脉动
锥进版面波段频道
锥进电波短信网速
悲伤在疼痛中井喷
感动在疼痛中集结
精神在疼痛中凝聚
力量在疼痛中迸发
生与死
再一次狭路相逢
再一次捉对厮杀
再一次博弈较量
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
就此打响
总书记总理来了
战士和将军来了
白衣天使和救援者来了
自愿者和受灾群众来了
抢险救灾器材物质来了
食品帐篷衣服棉被来了
勇气信心来了
希望毅力来了
所有的力量聚集在一起
汇成又一次人民战争的大海汪洋
“汶川挺住中国挺住
汶川不哭中国不哭”
十三亿急切的呐喊
十三亿关注的目光
十三亿舞动的膀臂
一浪高过一浪
一个曾经灾难深重的民族
再一次从废墟中站立起来
擦干眼泪和血债
掩埋好同伴的尸体
奔赴生与死的战场
奔赴余震不断的前方
大地为之动容
苍天为之掉泪
一个个奇迹在断裂中创造
一次次感动在冲撞中闪现
20085月
中国在疼痛中坚强
在疼痛中思索
在疼痛中成长
2008年5月22日
作者简介:杨矿,男,汉族,研究生,国家二级作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有众多作品在海内外报刊发表,入选海内外多种重要作品选集,出版个人作品集《玄想与内情》、《阳光若隐若现》、《三千六百五十行阳光》(中文版、中英对照版)等多部。现居重庆。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