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国际集团主席汤潮:规划商业模式的几个要素


  龙源国际集团主席汤潮:规划商业模式的几个要素
  2007-12-2817:13

  【艾瑞网消息】12月28日消息,今天第五届象牙塔内外精英对话年会暨高校论坛周分论坛——“2007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论坛”在京召开。会上龙源国际集团主席汤潮发表了题为“规划商业模式的几个要素”的演讲。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汤潮:很高兴来参加大学生创业这个论坛,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我非常亲切。

  创业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是传统产业,我从1992年就是海南岛,我当时是海南岛最大的房地产商,赚了钱之后就做了一个自己一直梦想做的事儿就是文化信息产业。因为除了对文化的热爱之外,我认为这个信息产业,互联网是所有未来行业都不可避免地遇到的。而且我认为是互联网同一个传统的产业有机地结合才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

  当年我们讲到是所谓的鼠标加水泥是吧?今天来讲这个概念是说,传统行业同互联网的一个融合这样的概念。

  刚才主持人讲到希望讲一点类似的故事一样的,主要是跟大家来交流。比如说我们在选择创业、选择方向的时候是有一些什么样的思考。因为毕竟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尤其在我来讲可能是因为经历比较多一点,经历了传统行业,经历了互联网的行业,经历了大学生的生活,经历了教师的生活。国内的生活、国外的生活,就是应该说有一点感悟吧。

  关于大学生创业大家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有些人认为大学生创业这条路,就是是不是大学生鼓励创业,有些人是反对的,有些人觉得大学生应该创业。其实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就是也不是一概而论,我觉得真正有一些潜力、有一些准备好的可以去创业,但是不是大家都去创业,因为的确需要很多的条件。

  我认为作为大学生来讲勇敢地去创业,你能够获得最大的一个回报就是你可以迅速地获得一个全面的经验,参与社会的、参与商业的这么一个全面的经验,因为一旦你创业,你就逼着你有一个非常全面的责任感,你要对你所做的所有的事情要全面地负责,而且你必须面对在创业的时候各个方方面面,内部的管理和外部的联络,它是一个全方位的考验。但是这个考验也的确是非常有挑战性的,那么它对很多人来讲也许是吃不消的。所以我觉得因人而宜,有些人适合刚开始的时候参与到一些公司里面去就业、去获得经验。先学习做一个学习的阶段,然后再做好准备、做好基础去创业。

  我发现海外的大学生和中国的大学生有重大的区别,刚才有一位演讲嘉宾也讲到,其实海外他们从很早以前就是一个非常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一般来讲中学生甚至小学生就开始进行商业化的教育。你比如说是像他们的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就开始设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当然它是一个讲座式的或者是很粗浅的。到了中学的时候就有了正规的经济管理的课程了,更有一些参与到家族的生意当中获得了一些很好的训练和锻炼。所以这些方面真的要取决于每个人的具体的自身的情况。有时候这种挑战过于强大,有时候你自己吃不消,它对你心里的打击有时候可能会摧残一个人,所以我觉得这一点的确是非常重要。

  那么在创业的时候,我觉得对于这个方向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我主要是通过我自己的一些感受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当时来选择龙源期刊网这样的一个定位是如何来定的。因为今天已经有很多的人都在问我,因为作为龙源期刊网来讲,听起来是一个非常简单、或者说是不起眼的一种商务模式,因为我们所要做的是跟传统的期刊杂志签约,把他们的全文电子版进行发布、销售。而我开始做的是1998年,也就是十年前,十年前的中国的互联网人数只有24万人,那时候互联网是什么大家很多人都不太知道。

  我们当时为什么来选择做这样的一个行业呢?也就是说我们经历了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在我看来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最终的制高点在我看来就是优质的内容,我们讲到信息高速公路,我们也知道信息产业,我们也知道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社会。在当时的时候,整个的互联网还是一个在建路的一个阶段,在修路、买车的一个阶段。当然它最重的一个阶段是内容,尤其是优质的内容。我因为在海南岛做房地产获得了比较大的成功,所以关于在资源这方面我有比较深的感受,我觉得圈资源就和圈土地一样,把一些稀缺资源圈到手里,而且它是非常稳定的,也是持续的一个资源,它有强大的生命力。

  当然我们的例子,可能不会作为最普遍的参照物,我是因为做房地产有了一些资本,那我有了这个实力可以耐心地来圈这些资源。

  最近好几个这种大的集团包括新闻集团也都来跟我谈就是说,希望2000家中国的媒体,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资源,希望来合作或者怎么样。因为到了今天当互联网已经非常成熟的时候,不要说两千家传媒、就是说一千家传媒也是非常大的一个资源,而且对龙源来讲这两千家都是非常有品牌的,每个刊都可以成为一个很强的公司的这种传媒。

  那么我们在确定这个的时候,我想到了几个基本的要素,一个要素就是说你必须要有一个独特的优势,第二个就是说你必须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一个模式。我们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了商业模式它要非常简单才好。第三个它应该是一个持续性,就是说它的持续性很强的这么一个模式。就是说他一定要有可增长性、可持续性。

  比方说我们选择内容,我也可以选择电子图书,我也可以选择科技论文,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期刊杂志呢?因为期刊杂志它是一个连续出版物,它是每周每月要更新的,这个是要符合互联网的特点,也就是说这个内容的制作是生生不息的。尤其是作为互联网来讲,它这个内容的更新是有生命力的。比如说你有一个海量的数据库,如果这个数据库是死的它是没有意义的。

  现在很多大学生想做FACEBOOK的这种商务模式吧,为什么类似FACEBOOK这些有生命力呢?因为大学它是一个滚动的模式。期刊杂志也是一样,它内容一期一期是不断地,而且它是越来越丰富的。而且期刊杂志它本身就是一个分众的群体,它本身就是一个社区。你要做的只是开设建立一个非常好的共赢的模式,让它能够心甘情愿地跟你共同地走。所以你做的工作应该是非常简单。

  因为我们知道期刊杂志从编辑到出版到整个发行它是一个非常完整、复杂的体系。其实非常复杂的体系是编辑这个体系,包括品牌的建立。那我们要做的事情其实是取代传统行业的印刷厂和邮局的这个角色。互联网它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当我们把期刊社的内容搬到了互联网,其实这个动作是非常简单的,你把它放到网上。这个动作非常简单,在整个的价值链当中它的付出可能是最小的,但是他的产生的力量又是最大的,因为他把所有的内容又会聚成了一个平台。当会聚这个平台的时候,每一个开设都是能做到独立的一个效果的,这就是平台的效应。

  所以到了今天我们这个像龙源每年的发展都是一到三倍的增长速度对吧?增长速度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我们已经在,现在大家对内容的需求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深了一个阶段。应该说现在来讲龙源进入到大学这个群体当中已经大概有7、8百家吧,就是龙源以电子期刊阅览室的方式,我们把它卖到高校的图书馆,在图书馆来买单,他可以买八百种、五百种杂志对学校的学生开放。那么这个阅览室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式,这个阅览室还是在我们龙源的服务器来访问的,就是说对用户来讲不需要什么硬件、软件,不需要维护,对于我们龙源来讲也非常简单,操作起来非常简单。

  你比如说现在像美国的所有的公共图书馆都已经买了我们的电子签约阅览室,而我们卖到一个新西兰的大学,我们只需要五分钟就是给他做好一个阅览室。所以我们在全世界的营销它是一个非常快速的方式。我们的营销员可能就打几个电话、几个EMAIL.而且一旦成为我们的客户之后,他每年都会续约的。

  所以我们在讲当我们形成这个商业模式的时候,你一定要考虑到,你不要想得特别负责。如果一个做内容的网站你去产生内容,这个是很难的一件事儿。假定说我们把每个期刊社算为五十个人的话,龙源现在的2000多家杂志社加起来就是十万个人,理论上说每天有十万个人在为龙源创作内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你的很重要的就是说,你必须要站在为刊社服务的模式,我们获得的每一分钱都跟刊社有一个分成。

  但是这个模式对我们龙源来讲也非常好的,因为我们不用事先付出。我记得大概是2000年左右,大家有的人还记得,年龄稍微大一点,就是有一个博酷网,他们当时的模式就是跟作家签约。那么这个后来就是没有成功,没有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首先来付这个钱,这个钱是非常没有收回的保障的。因为再加上网上的电子付费都是非常不成熟的。还有我们看到的很多的网站,它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为它非常负责,它预设的条件太多了。比如说这个作家跟你签约了以后,你要付钱给他,他只授权一年,一年以后你要续也是很大的麻烦。而且这个书别人买了以后,这个书本身是很贵的,但是他没有一个持续的这种生生不息的一种延续的更新,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对作家来讲一本书对他来讲是一辈子的成果,他是很在乎的,你对他的一种任何的利益侵犯都很在乎。对于我们龙源来讲一方面它符合网上的阅读,另一方面对作家来讲他可能更加关心的是你的传播,对他的传播的一种效果。

  所以我在讲就是说,大家在创业的角度吧,如果在未来规划你的商务模式的时候,你一定要考虑这么几个要素。就是说第一个你的具体的优势是什么?比方说我当时就想,我的优势是什么呢?我的优势就是我的手里有一笔钱,我自己赚了钱。这些事你得有自己的基础和条件。

  像FACEBOOK这样的,他做的时候他的优势是什么?因为他在大学生群体里他有一个非常好的人脉,他有一个非常好的人脉的关系。那么到了今天,我们在中国的大学生在创业的时候,很重要的是你要找到你的一个独特的那个点,因为大家都知道商业的机会虽然是很多,但是有的机会不是为你准备的,但是有那么一个机会肯定是为你所做的,那你能不能找到这个机会这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一点我觉得大学生来创业的时候一个天然的通行证吧,就是你不要怕失败,一定要非常勇敢地去做。我虽然做龙源期刊网的时候是有了资金的,但是我告诉你,我在做房地产的时候我是没有资金的,我是从加拿大回国到海南岛做房地产,我是海南最大的房地产商,但是我自己只投入了几万块钱加币这样的数字,因为当时整个的金融环境。我是让中国银行成为我的股东,那就有钱了,就非常简单。

  因为在1991年、1992年的时候,当时特殊的环境,当时没有外资,1989年以后外资全撤走了。但是我们当时从海外回来我们是可以以外资的身份这样来注册房地产公司,而银行当时是不能够享受到这种优惠的政策的,所以他要跟我合资。所以当时我做房地产的时候,可以说是赤手空拳吧,而且我选择的合伙人我觉得也非常重要。我当时选择的合伙人除了中国银行他是我们最大的资金的保证者。另外我选择当地的一位非常有实力的企业家,他原来被评为中国首富之一,是我的合作伙伴。他因为手头有一片地,他有地一方面有钱。在当时来讲我们所擅长的是,因为房地产行业在加纳大规模美国都是很成熟了,我们知道它的很多的运作方式,而且1992年的时候房地产的运作方式国内还是很不了解的,我们运用了我们的所有的知识,对房地产的运作模式。这样的话我当时记得给中国银行创造了超过十亿的利润,给显东信创造了三个多亿的利润。我自己才一个多亿,所以这是讲到创业要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这是非常重要的。

  你作为第一次创业的时候不要过于瞻前顾后我觉得要勇敢地跳下去是非常重要。我在加拿大做教授,这个职位也是很难得到的,当时我要辞职到中国来发展,这是一般人可能做不到的。所以现在对大学生创业来讲,你的一个重要的一点是你的勇气,这个勇气是非常之重要的。

  因为常人,就是99%的人都是同样的理性,都会算计这个得、失、利、害。但是你能不能成为1%的人?能够超越达到一般的算法这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在北师大学生请我做了风云对话演讲,我曾经给他们传授了两个秘诀,一个就叫做所谓的惊险的一跳,你要敢于做惊险的一跳,就是这个勇敢非常重要。因为在座的大家都是有志于创业或者说已经创业成功的,这的确是我所获得的一种感受吧。

  对于这种坚持和专注这个概念,我倒是不推荐大学生创业者,我自己是给自己定的一定要专注,一定要坚持,所以我坚持了八年多,应该说今年我们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不败的地位。而且2008年我们可能以更大的规模来把龙源的这个,我们汇集和祭奠、积累了八年的资源,我们以很大的方式把它释放出来。

  但是作为大学生,我倒不主张,你做一件事儿就把它做到底,因为对于大学生来讲你有的时间是青春,而且你未必选的第一个就是对的,而且你选择第一个未必就是好的。但是选第一个就去勇敢地做这个很重要,你有可能做了一两年你失败了没关系,你可以很快地收手,这个经验和教训比什么都重要。这个比上MBA都来得有用是吧?关键是你要实践。因为中国的大学生我认为缺少的真的就是实践。尤其是现当今我们的大学生在家庭都是非常受宠的,没有受过什么太大的这种心理或者是各个方面的考验和这种。所以说你自己要勇敢地做,这是非常重要的。

  完了以后第二次创业就更加重要,当然第一次创业成功就更好了,这是没有问题。所以克服这一点,就是真的要敢于失败,敢于去闯。

  我最后想讲一点,就是说我对大学生这个群体是非常感兴趣的。另外一点也是为了我们公司的需要,一个是我们也在招聘人马,就是招聘一些人才。龙源我们在明年要有五倍的增长,而且龙源我们有志于做全世界的一个另外的独特的商务模式,就是说我们要做最大的优质内容的这样一个聚合者和提供者,我们要做一个最大的数字传媒集团。我们的目标就是把这两千家期刊社不单是成为一个内容的平台,我们要成为一个资本的平台,把这个2000家刊真正打造成一个真正的数字传媒集团。因为全世界最大的传媒集团也就是106家期刊社,我们现在有2000家,当然这只是数字化的内容,我们下一步要去发展。

  第二步我们龙源准备2008年面对大学生的群体向他们推广我们的龙源阅读卡,而且我认为龙源阅读卡特别适合大学生。100元的一张阅读卡,一年可以看两千种杂志,平均一分千一种杂志都不到。我认为对大学生来讲增长知识、学习都是非常有用的。我们是想建立一个代理体系。在大学生的群体当中建立一个代理体系。比如说在座的无论是做校园网的公司还是你们大学生有组织能力的人,这个作为一个创业的机会也是蛮好的。因为它非常简单。

  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他到美国提前到了三年,他有三天的时间可以说能够帮我做一点儿事儿,我说我给你一百张阅读卡,你到机场去卖,也是对你是一个锻炼。结果他这一百张阅读卡在机场大约待了八、九个小时就卖出去了九十张,就是说差不多一万块钱,够他出国的机票了。所以说因为给他一半的利润吗,就是说这个类似的这样的。因为我们已经把这个产品做得非常好了,现在就是下一步要很好地推广。

  我想跟大学生主要是一些交流,而且重要的是想听听大家一些关心的问题,我因为毕竟是这么多年有了一些经验和想法吧,所以也愿意跟大家做一些交流,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提出来。

  杨勇:汤总的经历起了是蛮有故事的,您可以在网上去查一下。

  我们现在开始提问,这也是属于有情客串。

  提问:我想问的问题就是在创业的过程当中,怎样建立这个创业团队人员的退出机制,而且使你的团队成员不受太大的影响,谢谢您。

  汤潮:这个是这样的,一个团队的确是非常重要,以大学生创业来讲这个团队一般来讲是同学或者非常熟悉的朋友。这个时候这个团队的最大的优点是非常牢固,沟通成本非常低的。但是有的时候往往会伤了和气。这个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像现代的人结婚一样,要有婚前协议,你们这个亲兄弟明算帐,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要把章程定好,就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谁要中途退出的话要有什么样的规矩,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退出的话,也要友好地分手,不要影响大家其他的东西。这方面不要忌讳有些话说不出来。你作为组织者你要把这个话说出来,使达到达到一个共同的协议吧。

  因为我知道大学生创业都不可能是说一个人全部投入,100%由他拥有,而往往是好几个人合伙的,这种合伙的过程当中,事先的约定就非常重要了。

  提问:刚刚我听了汤总整个的创业过程非常艰辛和漫长。汤总从房地产行业转到互联网,是不是比互联网行业更刺激。

  汤潮:我在多伦多的时候,我一边当大学的教授一边当一个杂志的主编,是商业性的杂志,我学的是哲学,由于我是这个杂志的主编,我每期要看文章,通过看这个稿子你就获得很多知识。所以总得来讲在加拿大买房子的各种经验都了解,尤其像房地产是非常成熟的项目,所以就了。所以的确按照这个上面做下来,从经济上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人其实追求的东西不单单是金钱。因为我算是一个学者出身吧,就是文化情节比较重,这是第一个。第二其实真正看好的我认为文化是一个最大的价值宝库对吧?它比房地产的价值要高几倍、几十倍、几百倍。即使从商业的角度上来讲,我现在所从事的行业它的价值也是无限的。具体更加世俗一点点的理由是我不喜欢那个行业,虽然很赚钱,但是我不喜欢,那个行业说是肮脏的钱也不为过,它是各个链条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什么事儿都有的,而且是一个不正规的。但是今天的房地产逐渐走向正规,但是我们知道它也是有很多很多灰色的东西。

  可能在学界待了十年,对这些东西非常不喜欢。举个例子来讲。我们在海南做房地产很简单,就是说明天有一块50亩地批下来,你是二十万一亩买的,马上别人后面排队四十万一亩要买,你现在要做的就是跟土地局的局长打麻将输给他四十万,这样就买来了。

  后来我跟人开玩笑,因为我在河南省修了第一条中外合资的公路嘛,有人说汤总你最后修桥是不是因为你做房地产做亏心事了,我倒没有做什么亏心事,但是我真的觉得这种钱是不愿意来赚的。

  我觉得文化事业是一个非常崇高的事业,另外它的确是一个经济价值很高的行业。同时互联网我是非常喜欢,我也喜欢一些新奇的东西。它就是让我感到很快乐。其实龙源是从2005年的时候才持平,当然这在互联网做内容的公司龙源是第一家赚钱的,今年已经相当不错了,前几年都是往里面投资,投入的时候仍然喜欢,非常快乐。

  当然对很多创业者来讲,刚开始的时候的确要解决第一桶金的问题,你也许可以有这种特别通行证是吧?可能是赚到钱是第一重要的。但是过了这个阶段以后,可能你的确感到这不是最重要的。

  提问:汤先生您好,我们是做手机操作系统这方面的,也就是说来自于移动互联网这个领域,对于您自己取得的成就还有阅历来说,本人非常羡慕。

  在这里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一下,龙源期刊我也是非常光顾的一个网站,觉得非常不错。像你们这一个网站和中文在线有什么区别?这是其一。

  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盗版在中国非常严重,也就是说这个版权最具挑战性的国家就是中国,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汤潮:第一个问题因为中国在线也是我们的一个合作伙伴,中国在线他们是做图书的,我们是做期刊杂志的,这是从产品上来讲是最大的不同。

  那么面对市场的时候我们倒有共同点,因为中小学市场都是我们两家非常看中的一个主要的市场,因为中小学市场是有56万所这样一个巨大的群体,他们把重点放在中小学,我们也是把市场的中一之一也是放在中小学,这是一个共同的。

  另外就是中国在线同时在原创书方面又做了一些新的发展。我们双方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我们对盗版的问题也是非常关注的,就是作为一个商务模式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七、八年的时间之内,龙源创造了一个互联网的奇迹,就是说龙源在八年当中没有任何一起版权纠纷,这是互联网内容行业的奇迹,你知道吗?这是2000种杂志,不是一种杂志,而且每一种杂志后面都是几十个、几百个作者。我们最有戏剧性的一个事件就是大家都知道一个方舟子,他来信说我们盗版。我们就跟他解释说,这是从刊社来发布的文章,他说我没有授权给刊社发表文章。他发信说我们龙源盗版。

  后来我们就告诉他说,如果是刊社没有给你授权的话,就是说龙源有一个政策跟您直接签约,就是把钱给你。我们是按篇计费,一般的期刊杂志都是按篇计费,因为我们知道期刊杂志的版权单位是篇,一个作者写一篇文章,很多作为按本来计费的模式会受到版权很大的挑战。因为一本期刊里面有三十篇文章,可能有一两个作者说我没有给你授权,那就很严重了。所以后来我们把我们的系统,我们密码给他提供,他看了他的后台,他知道有多少人读了他的文章,什么时候读的,付了多少钱的费,我们跟刊社确认,我们就把电子版权他的部分的收益就付给他了,所以他也就接受了对吧?

  我讲这个例子就是,这个像方舟子这样对版权非常重视,对他自己的权益非常维护的这样的人,当他看到这样的时候,我们是非常透明的机制,它就是没有问题。

  至于说盗版的问题是这样的,其实现在版权保护有很多的方法,有硬方法和软方法,对我们来讲龙源的一个反盗版的一个方式是这样的,我们是要求刊社跟我们是独家授权的。当给了我们独家授权我们就同时担负起为刊社维护他的版权利益的责任。我们在前一段告了好几个网站,包括腾讯、TOM,都赔了我们的款,我们后来也合作了。他是什么呢?因为我们独家的签约作者和独家签约的刊,只要在互联网上发现我就知道你是盗版的。

  像很多以前的内容创造者他不太理解,他不给你独家授权,他给很多单位授权,这样的话你到互联网盗版的时候就没法追究没法做。所以我们龙源明年开始会和很多作者独家授权,而且我们把分成比例提得很高,这是我们的方式。因为其他的物理的方法,比如说用什么技术方法来保护版权,我觉得还不太必要。因为你比方说一篇杂志、一篇文章。其实就是一毛钱而已,你用不着大张旗鼓地盗版。另外现在很多刊社都了解,其实一些合理的传播,比如说我买了一篇文章,我拷贝下来让朋友看了一下也没关系,我们制止的是恶意的传播,这也是一个内容知识阅读的一种模式知道吧?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