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天可汗”名不副实


 
  公元626年,刚刚通过玄武门事变登上皇位的唐太宗李世民,遭遇了北方强大的东突厥汗国发动的一次奇袭。东突厥大可汗颉利和他的侄儿小可汗实利,统率十万大军挥师南下,直逼唐朝首都长安。东突厥大军驻扎在长安城外渭水以北,距长安城仅四十里,唐朝上下震恐。李世民无可奈何,只好孤注一掷,亲自到渭水便桥向颉利乞和,除了表示愿意继续臣服外,还答应增加进贡财物的数量,东突厥大军才撤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渭水之盟”。
 
  这次事件对李世民震动很大,促使李世民决意要彻底铲除东突厥。渭水之盟后,李世民加紧了备战,甚至亲自垂范练兵,每日“引诸卫骑兵统将等习射于显德殿庭”,于是“士卒皆为精锐”。三年后,李世民派大将李靖等人领兵十万分道北征。此前所向无敌的东突厥,竟被唐军一战击溃,颉利可汗被擒。东突厥的灭亡使西域诸蕃大为震骇,纷纷臣服唐朝,李世民从此赢得了“天可汗”的尊称。
 
  “可汗”是西域诸蕃对部落首领的尊称。唐太宗李世民被诸蕃尊为“天可汗”,相当于捧他为“王中之王”。不过,“天可汗”只是一种荣誉称号,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诸蕃捧唐太宗为“天可汗”的目的,除了想依靠唐朝的力量来维护诸蕃之间的和平、仲裁诸蕃之间的争端外,最主要的意图还是讨好唐朝,希望唐朝不要侵犯其国。唐太宗册封诸蕃首领唐朝官衔,基本上也属于惺惺相惜,互相捧场。因此,“天可汗”的出笼,完全是由于西域诸蕃慑于唐朝的强势,不得不臣服唐朝,是小国与大国之间的一场政治游戏。
 
  可是,现在一些研究者却从“天可汗”这一荣誉称号中,提炼甚至可以说是虚构出了一个跨国政治体系,称天可汗制度具有当今联合国的作用,只是联合国为会员制组织,天可汗制度则为首脑统帅制;还有人将其与当今世界上某些国家的战略同盟相提并论;更有人说唐太宗是以唐朝皇帝身份下行可汗事,其成员国既维持胡风,又接受大唐官职,故将这个体系称之为“胡汉分治”、“双轨政制”、“一国两制”等等。这些观点显然都是夸大其词、牵强附会。
 
  纵观这一时期的历史,不难发现“天可汗”游戏并没有给西域诸蕃带来和平,反而加速了他们的灭亡。当时西域主要有高昌、焉耆、龟兹、于阗、疏勒、西突厥等国。“天可汗”出笼于公元630年,可游戏没玩多久,这些藩国便先后依附他们当中势力最强的西突厥,并公然与唐朝为敌。公元640年,唐太宗派兵灭掉最先向唐朝发难的高昌国。公元644年,唐朝又派兵攻打疏远唐朝的焉耆国,生擒焉耆国王,然后另立一位新国王。但唐军刚撤退,西突厥便攻入焉耆,杀掉唐朝所立国王,再立老国王的族亲为国王。公元648年,唐朝又攻灭龟兹国,并再次占领焉耆国。于阗、疏勒两国迫于形势,只好乖乖向唐朝投降。唐朝政府于是在此设立安西都护府,统辖焉耆、龟兹、于阗、疏勒四镇。公元657年,唐朝向西突厥发起总攻,西突厥灭亡,依附西突厥的其它小国全部被纳入唐朝版图。
 
  从唐朝西征的历史可以看出,尊唐太宗为“天可汗”的西北诸蕃,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内相继被唐朝灭亡。这种结局简直是对“天可汗”的莫大讽刺。即使真有一个天可汗体系存在,也与当今联合国所倡导的和平共处原则背道而驰。唐朝与诸蕃之间由于缺乏最起码的信任从而导致对抗,与当今世界上的战略同盟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其实,从西域藩国背叛唐朝那一刻开始,“天可汗”这一荣誉称号的意义就已经荡然无存。都已经成了亡国死敌,怎么可能还把唐太宗当作“天可汗”。可一些研究者却无视这一事实,继续把这个绚丽堂皇但徒有虚名的高帽戴到了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头上。有人还例举藩国曾与唐朝组成联军共同出战,来证明“天可汗”体系的存在。可是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历史上大国出征小国随征的的案例不胜枚举,如唐朝之前的隋朝,隋炀帝征高丽,西突厥、高昌等国也曾派兵随征。这种军事上的联合,并不能证明“天可汗”体系的存在。
 
  有趣的是,尊唐太宗为“天可汗”的西北诸蕃统统亡了国,从来不称唐太宗为“天可汗”的西南藩国吐蕃、南诏反而活了下来,后来还成为唐朝最强劲对手。公元663年,吐蕃北攻西域,与唐朝争夺安西四镇;东攻击巴蜀,占领了羌族居住的十二个唐朝边境州。公元763年,吐蕃军队甚至长驱直进,一度占领了唐朝的首都长安,当时的皇帝唐代宗怆惶出逃。在唐朝与吐蕃在一百多年的较量中,虽然各有胜负,但总的来说是吐蕃侵吞了唐朝大片疆土,唐朝被吐蕃折腾得焦头烂额。(文/谢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