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值+减税”:宏观政策的必然选择


 

  不管本文内对若干经济问题的分析,是否会得到广泛的认同,但本文的标题是几乎没有人会反对的,因为,我们实在看不出有任何依据得出相反的命题。

  试问:未来五年,人民币有贬值的可能吗?对民众增加税负有必要吗?这样,我们在同一个大趋势判断下看问题,可以有助于得出更清晰、准确的观点。宏观上看,不少经济学家所重视研究的“加息”周期对今天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作用难以评估,反而,进入“升值”周期和“减税”周期是确凿地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有利。

  当前经济的问题,其基本面在改革开放30年创造的巨大财富的基础上无疑是健康的,深层次矛盾主要出现在不均衡问题上。最主要的不均衡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是内外贸易不均衡。这是许多人分析过的。这里要补充的,就是世界经济体系其实是个大的共同市场,国际间币值的变化终究反映币值与商品的根本关系。不能把国内外市场割裂来看,而商品大量低价外销跟国内的通涨加剧成正相关关系。石油和煤炭的问题显然暴露了币值与资源价格的关系。

  其次是城乡收入不均衡。农民把自己田里种的粮食拿到城里去卖,然后不买或少买城里的东西,在城乡贸易中农民一方总是处于“顺差”的位置,但并不能使得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反而使农村长期在城乡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第三是供应需求不均衡。必须承认经济领域重复生产、低效生产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使得许多人认为在许多领域出现了商品供大于求的现象,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CPI指数的大幅上涨正是说明有效的商品供应不能满足真实的需求。

  第四,资产价格与资源价格不均衡。去年房地产和金融类的资产价格上涨迅猛,而土地一次性补偿、粮食等资源性商品价格涨幅完全跟不上资产价格的上涨速度。土地和农业品的价格过低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还有,贫富阶层的收支结构不均衡。许多人认为中国社会不同收入阶层的分化加剧,是初次收入分配问题造成的,而财产性收入的差距真正造成贫富阶层的分化。同时,在支出方面,由于政府采用盲目的价格抑制政策,今天的真实问题是富裕阶层的奢侈消费成本过低,而低收入阶层的基本消费成本并不低。

  调控经济的方法不外乎汇率、利率和税率三种工具。针对今天的具体实际,以汇率和税率组合的调控工具恐怕是有效的选择。

  “升值”有利于内外贸易的均衡,这个道理大家都懂。而“升值”有利于供需均衡的作用在于可以引导资金投入到更高效满足需求的供应中去,将有利于技术进步,可以减少纯粹依赖低成本的市场竞争行为。而货币升值对于资源价格的保护和提升也是正向的作用。“升值”也有利于贫富收支结构的均衡,即可以提高低收入的阶层的购买力,同时提高高收入阶层的支付成本。

  而“升值”的所谓负面影响都是暂时甚至牵强的理由。“升值”影响出口?但有利于扩大内需!“升值”影响外汇储备的损失?但有利于扩大对美元区的采购和投资,有利于资本输出!“升值”引来热钱?热钱追踪的是趋势和过程,假如一夜之间升值到市场预期的币值价位,热钱就不进来了!

  “减税”无疑是有效的“中和剂”,可以把“升值”带来的短期影响抵消到最低。“减税”可以增加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可以提高内需的购买力,可以减弱资源耗费的冲动,可以提升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更重要的是促进创业的热情,有利于社会财富的进一步健康增长。当然,这里说的“减税”应针对竞争性领域,而对垄断性、资源性领域应该加大税收调控的力度,又可以促进对更多平民的“减税”。

  在“升值+减税”两大趋势共同作用下,许多人关心的股市和楼市的发展也将呈现稳定、健康的局面。因为货币是一种特殊资产,货币升值只能带来其他有形资产和金融资产的相对贬值,有利于回归理性并挤压“泡抹”。让低档房更便宜,让高档房更贵,同样,控制一般消费品价格,让高消费更贵,应该是明智的价格调控政策的取向。

  “升值+减税”的最大结果是引导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更加趋于理性,引领人们的经济生活和行为从必然走向自由。可以预见,人民币快速升值将是2008年经济社会领域的最根本趋势。当然,也可以预期,更多的更大幅度的“减税”行动将有利于还富于民,从而增加经济的活力和社会的和谐。

 

郭钧

2008年4月9日于天津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