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期待中升了格的环保部,依然保留了其环保总局时的风格:说了话表了态就要有结果。近日,国家环保部公布了其对淮河治污的检查情况,对于淮河水质依然属于中度污染的现实,人们肯定不满意;对于机构改革之后的环保部,也许有些失落:环保风暴频频出现,国家环境保护的认识高度一再提升之后,淮河却依然治污不力!
从环保部的职能上讲,环境监管一直在进行。淮河是我国目前污染比较严重的水域之一,国家在2005年12月,与淮河沿岸四省政府签订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其考核结果将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据此,环保部履行其职责,实施了“治污工程项目进展情况、水质情况、污染物总量控制情况、综合整治和环境监管”五个方面的检查。然而,最终检查结果是:除山东省以外,其余三省全都没有达标,其中,河南、安徽的治污工程项目完成率只有38%,距离国家要求相去甚远。检查表明,目前淮河水质仍属中度污染。而淮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不配套、负荷率不高等问题也依然普遍存在。
环保部及时披露的“四省中有三个省治污考核不达标”的淮河治污结果,是令人沮丧的。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紧迫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另一方面,涉及重大环境治理任务的地方,到今天也只是口头上的重视。检查组在其结论中说:淮河治污没有得到当地政府的足够重视。
按说,环保部进行的淮河治污五项考核,事关领导干部的升迁前途,极为重视才正常。在当初的“军令状”中,淮河治污的各项指标“全都是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而当地政府是责任主体,“军令状”说得很明白:淮河水污染的治理结果,将作为领导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环保部就此表示:近期对排污单位进行明查暗访,对典型环境污染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实施上限处罚;对环境违法行为突出的地区、行业实行“区域限批”或“行业整治”。
这只能是环保部尽自己的监管责任而已。
既然淮河治污不力已成事实,那么,接下来应该也必须做到的就是兑现“军令状”了!淮河治污目标责任书既是中央政府和相关地方政府签订的“军令状”,又是公众检验政府公信力的试金石。这一切都不是儿戏!
从环保部的职能上讲,环境监管一直在进行。淮河是我国目前污染比较严重的水域之一,国家在2005年12月,与淮河沿岸四省政府签订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其考核结果将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据此,环保部履行其职责,实施了“治污工程项目进展情况、水质情况、污染物总量控制情况、综合整治和环境监管”五个方面的检查。然而,最终检查结果是:除山东省以外,其余三省全都没有达标,其中,河南、安徽的治污工程项目完成率只有38%,距离国家要求相去甚远。检查表明,目前淮河水质仍属中度污染。而淮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不配套、负荷率不高等问题也依然普遍存在。
环保部及时披露的“四省中有三个省治污考核不达标”的淮河治污结果,是令人沮丧的。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紧迫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另一方面,涉及重大环境治理任务的地方,到今天也只是口头上的重视。检查组在其结论中说:淮河治污没有得到当地政府的足够重视。
按说,环保部进行的淮河治污五项考核,事关领导干部的升迁前途,极为重视才正常。在当初的“军令状”中,淮河治污的各项指标“全都是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而当地政府是责任主体,“军令状”说得很明白:淮河水污染的治理结果,将作为领导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环保部就此表示:近期对排污单位进行明查暗访,对典型环境污染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实施上限处罚;对环境违法行为突出的地区、行业实行“区域限批”或“行业整治”。
这只能是环保部尽自己的监管责任而已。
既然淮河治污不力已成事实,那么,接下来应该也必须做到的就是兑现“军令状”了!淮河治污目标责任书既是中央政府和相关地方政府签订的“军令状”,又是公众检验政府公信力的试金石。这一切都不是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