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事故祸根源于政企不分


发生在胶济铁路的特大事故,似乎没有最新的新闻了,仅仅是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日前通过其博客发表的一些个人观点。尽管这位发言人回答了众多网民的问题,对敏感问题也直言不讳。尤其明确否认了“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已被调职”的传言,但是这依然属于非官方的正式“发言”。

距离中国铁路史上那个黑色的日子并不遥远,有关山东胶济铁路428日重大事故的善后处置仍然在进行。人们注意到,此次列车相撞事故发生之后,济南铁路方面的直接领导人即被免职,随后的责任追究,以及法律上的刑罚也只是时间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民众对于铁道部质疑的声音,并没有因此而减小,其中的焦点是:铁道部及其官员应该并如何对胶济铁路事故负责?

到目前,公众所能看到的只是王勇平博客中的文字:胶济铁路事故性质十分恶劣,伤亡惨重,损失巨大,影响极坏,充分暴露济南铁路局运输安全混乱的严重问题。这样的评述可以视为一个基本的结论,一个仅仅涉及济南方面的责任认定,王勇平并没有涉及铁道部自身。

能够理解公众对于铁道部的种种质疑,同样可以想象铁道部由此所承受的压力。更可以相信的是,代价惨痛的事故不会就这样完结,一切肯定都会有说法。

就事故本身而言,依照法律程序,惩处相关责任人员是必然的,问题是,这起火车相撞事故的祸根找到了吗?实际上,我们所担心的正是这样一个问题:该负责的都受罚了,该判刑的都依法判决了,类似的事故还会发生吗?

公众对于铁道部的质疑,其实从大部制的改革就已经开始,升级于南方雪灾的春运时期,聚焦于列车相撞的特大死亡事故。中央保留铁道部也许有多个层面的考量,不过,就机构改革的实质来说,最应当改革的正是公检法齐全的铁道部,特别是其政企不分的运行体制。作为一个政府机构,铁道部“一条龙”式地涵盖了铁路的规划、立项、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等方面,难道这就是保留铁道部的哪个“特殊”理由?

铁道部长刘志军在一次讲话中曾经强调,铁路部门要把主要精力放到搞建设上。很明显,铁道部所要推进的这种“改革”并非公众所期待。

胶济铁路特大事故无非又一个导火索,人们质疑的核心正是中国铁路现行的建设模式。据悉,目前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方交通大学等机构都就铁路改革问题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并已形成政策建议。虽然这些建议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政企分开”却是一个共识。

亡羊补牢犹未晚,只是,查清灾祸的根源更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