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权力的运行都应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否则,必然会出现权力越轨滥用。因此,我感到,栗战书省长特别强调,“要突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和体系建设,强化权力的监督制约,真正把监督制约权力的制度建设和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融入各项工作中去,切实发挥制度在防治腐败中的重要作用。”既体现了对反腐倡廉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又体现了该省委、省政府要从机制上防范权力滥用和反腐败的决心和信心,阐释了一种全新的权力“制约观”,让人感慨,引人深思。
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官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私欲膨胀,为所欲为。尽管我们党在权力制约方面出台了《党内监督条例》等一大批法规,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仍然表现出权力制约无力。如原山东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曾说过:官当到我这一级,就没人管了。原广西玉林市委书记李乘龙也说过:我的权力太大,监督机构对我形同虚设。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则说:我当上副省长以后,天马行空来去自由。
贪官们的“自白”表明,他们在暴露之前确实处在“没人管”的状态。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当事者首先放弃自我约束,自甘堕落,为腐败之菌侵袭敞开大门;二是在他们眼中只有上级,没有同级,更没有群众。他们对上级极尽巴结献媚之能事,以图早日爬上更高的位置,攫取更大的权力,而对那些正直善良、一心为公、敢于直言的同级,当面握手背后踢脚,极力压制甚至想法排除到自己管辖的范围外。对来自下级的不同声音骄横跋涉,吆三喝四,横挑鼻子竖挑眼,讽刺挖苦滥施淫威,穿小靴加以整治,根本不想接受监督。三是现行许多监督法规,仅有原则规定,缺少配套细化的操作办法和程序,导致在具体操作中灵活性大,“真空地带”多,看似规定很明确,实际上无法落实责任。对那些搞腐败的官员仍是“猫儿关在牛栏里——进出自由”。四是在现有监督制约法规中,虽然有一些实实在在便于操作的法规和制度,但执法主体和监督部门受制约因素较多,导致监督工作难于到位。
可见,从源头上、从权力运作的机制上、从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上下功夫,使各级官员用好权、掌好权、推进廉政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反腐败工作的关健所在。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权力应该被用来限制权力”。防止权力腐败,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建立健全权力的制约机制。因此,栗战书省长在讲话中提出了五点措施来强化对权力进行制约,其核心观点就是以发展党内民主为主线开展党内监督,以权力运行为重点对象开展党内监督,以制度为依托开展党内监督。这是珍贵的从政经验之谈,是对权力的高度清醒把握,是落实十七大精神,深入反腐倡廉的创新之举,值得各级政府、各级官员感悟和三思。
新闻链接:栗战书:围绕权力制约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