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必要时选适合自己的房子


 
最近有两条关于楼市的消息,颇有意思。一是两会期间,有全国人大代表称“房价有下浮50%左右的空间”;二是有所谓专家善意提醒:房价或再现报复性上涨。此两种观点放在一起,倒真是让人犯迷糊:是人大代表在说外行话,还是“相关专家”先知先觉?

根据媒体地报道,这位叫袁超的人大代表把房价高企归结为炒房、房地产开发商的高额利润及其在项目开发过程与权力交换的成本。“这些成本中可直接计算部分约占30%左右,间接影响估计不会小于20%,这意味着房价有下浮50%左右的空间”。

我好生奇怪的是,相关报道披露后全国数以万计的开发商都保持了极度良好的宽容态度。从王石任志强到潘石屹冯仑,都集体失语。我身边开发商对这“50%”也多是“一笑了之”,也是采取不回应不解释的沉默态度。——是默认,还是不屑?我们不得而知。如果“袁代表”所言不虚,那么,我建议他公开相关调查资料,把这把“房价有下浮50%左右的空间”的大火烧得旺旺的,好好烤一烤虚高房价中的水分。我想,只要实施确凿,全国人民都会支持你的!

无疑,直指房价虚胖的人大代表当然是站在咱们老百姓的立场上的。但是,如果,你把提醒“房价或再现报复性上涨”的专家的也当成“自己人”可能就错了!当然,我不是不相信专家的专业素养。我着实是不太了解他们发表这些言论的出发点和最终想要的归宿。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很多所谓的股评家,整天在电视上或报纸上向你推荐股票,而且信誓旦旦,这股一定会涨。结果呢,像这样没有自我地进入股市的人,如今恐怕早就“体无完肤”啦。你也不想想:股评家早知道某只股票要暴涨,为什么要到处嚷嚷,自己闷声发财去多好!同样的道理,那些个房地产专家既然已经研判到房价会“报复性上涨”,那何不自己大举入市囤房,坐等房子升值?

让我们来看看专家在得到“房价或再现报复性上涨”结论之前的那个简短的推断:“目前,金融政策才是决定房地产市场走向的最重要因素。一旦银根出现松动,刚性需求累积后爆发,楼市还是有可能出现去年上半年那样的报复性上涨。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那么,所谓的银根松动从何说起呢?由此可知,所谓房价报复性上涨的可能居然是建立在假象货币政策松动的基础上的!

对于买房自住的购房人来说,最平和的心态应是,既不要对人大代表的房价拦腰砍的美好心存期望,也不能因为个别所谓专家的别有用心的提醒就冒然入市。还是那句老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必要的时候选择适合自己承受能力的房子,这是最关键的。

程富建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