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光电挣脱“为技术而技术”的陷阱


    最先进的产品不一定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和市场的协同。即是说,如果技术超越市场,为了技术而技术,就会陷入技术陷阱。代表未来电视发展方向的投影技术,LCOS技术让众多的国际知名公司陷入技术陷阱。一个投资于武汉的美国硅谷公司能否挣脱这一陷阱呢?记者采访了武汉全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大文。

    作为技术领先者在哪里投资都一样,到人才集中的地方投资有利于产品升级

    《产经周刊》:就现实情况来看,武汉的电子产品供应链没珠三角完善,半导体设计没长三角集中,软件开发和设计没中关村发达。为何偏偏选择武汉来投资呢?
    “我觉得是缘分。来到这个世界上,真正跟你有缘的不超过1000个。但是,自2006年至今,湖北政府领导曾数次在美国与我们谋面,这说明我们是有缘分的。”胡大文说。
    “当然,缘分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影响企业经营的客观因素。”胡大文表示,“其实,武汉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不管是往南到深圳、广州,往东到上海,往北到北京,往西到重庆、成都,方圆1500公里的半径,涵盖了中国85%的市场和人口。如果中国希望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这是一个优势条件。”
    另外,“我们的产品个头较大,没有良好的运输条件是不行的。如果是个小配件,比如半导体,直接空运到成都或者西安都没有问题,但我们公司并不全是小配件,武汉滨江达海的水路优势可以节省我们的运输成本。”胡大文说。
    据记者了解,作为一种先进的显示技术,LCOS技术在中国几乎是没有的。虽然国内的一些电视厂商利用LCOS技术生产出了产品,但它们的芯片是国外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湖北的风险体现在哪里呢?
    对此,胡大文却给出了意想不到的解释:“在每个地方都没有这种技术的情况下,到哪里进行投资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到人才聚集度高的地方投资有利于我们的产品升级。武汉的大专院校较多,现在在校大学生人数120万,居全国第一位,可以慢慢培育。而且,武汉的薪资水平没沿海高,能节省我们的初期投资成本。”

    我们的产品就是希望将输出和输入结合在一起

    《产经周刊》:武汉有个“光谷”,投资“光谷”是不是与此有某种暗合呢?
    胡大文说:“‘光谷’是以光通信为主,它相当于一个神经系统,传达信息、思想和理念。我们的产品是将这些信息、思想和理念‘显示’出来,从技术上讲几乎没什么联系。但是信息不能显示出来,光闷在里面是没用的。就像一个人,纵有满腹经纶,不表现出来,别人也无法认可。因此,输出和输入应该是同一的、互动的。比如过去的算盘,输入是它,计算是它,输出结果也是它,这就是一个整体。”
    “今天,人把计算机切割了,这是输入的,那是输出的。其实,一旦分离反而不是整体。人其实还是习惯用笔、喜欢触摸,设计师将电脑分解成键盘、鼠标,都是不自然的,也是不得已的。比如鼠标操作久了臂腕就会发酸,不利于身体健康。我们的产品就是希望将输出和输入结合在一起。”

    不能量产就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产经周刊》:全真光电相比国际企业有什么优势?
    胡大文说:“目前,众多国际和国内企业都在发展LCOS技术,国内企业最大的问题是‘缺芯少屏’,即缺乏芯片核心技术,没有屏幕。很多企业都是拿人家的芯片,自己做光机,有的甚至连光机也不会做。”
    “LCOS技术非常复杂,涉及半导体、化学、光学、电子、塑胶等多个方面。芯片所要求的精密度非常高,其厚度只有1微米到2点几微米之间。由于热胀冷缩,一个很小的误差会放大几十倍,很多工程师只能做出工程样机,无法量产。”
    “不能量产就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胡大文说,“各个零部件之间是需要配合的,如果不能掌握芯片这一核心技术,当芯片发生问题的时候就没办法解决。就像电脑,CPU是Intel的,如果CPU里面有bug(程序缺陷),就没办法解决。”
    因此,“公司要持续发展并在某个区域形成一个产业链,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且能做二次研发,如果不能二次研发或持续升级,最多只能拿来组装。我们从芯片到光机再到整机设计都可以做,比国际知名公司的技术还要先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可以持续发展我们的产业。”

    我们的投资是等离子的1%,是液晶面板的0.1%

    《产经周刊》:据我们所知,SONY由于推出LCOS技术,结果短短3年内就从盈利走向了亏损,您如何理解“索尼震撼”(SONY SHOCK)呢?
    胡大文说:“现在,世界上唯一能够整机生产的是Sony,但是2007年Sony在北美卖了300万台后就不做了,因为索尼跟三星合资做了液晶,如果它现在做LCOS技术,原来投入做等离子和液晶的上千亿元的资金就会沉淀,收不回来了。所以,LCOS技术就被暂时封存了,不做整机了。但是,如果就此搁置也不好,毕竟LCOS技术代表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索尼现在想卖芯片给我们。”
    “但是,我们自己有芯片,在技术上还有了新的突破,甚至比他们的还先进。而且,我们没有做液晶的包袱,我们的投资是等离子的1%,是液晶面板的0.1%,但是,我的回报、材料成本跟它们一样。因此,对于未来我们非常有信心。”

    眼睛睁看,世界就是您的平面

    《产经周刊》:按照您的描述,这是不是说全真光电就没有困境了呢?
    “那倒不是。”胡大文说,“机会还是陷阱取决于人们看问题的视角。悲观的人总是看到机会中的困难点,而乐观的人看到的是困难点中的机会。有这么一个案例:两个人都到非洲卖鞋子,第一个人回来报道说非洲没有市场,因为他们都不穿鞋子;第二个回来说市场很大,只要每个人穿一双鞋子,那就不得了。”
    “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是掌握机会,克服困难,然后去完成这件事情。到现在为止,虽然我们的技术已经成熟,并与12月6日试产,但我们还没有大肆推广我们的产品,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量产。在这个行业,没有量产就没有发言权,推广的再好,如果不能按订单交货,那就是虚的。”胡大文斩钉截铁地说。
    “现在,我们将往极大、极小两方面切入。极小就是往手机、掌上电脑方面。中国有6亿手机用户,虽然不见得100%都需要这个功能,但是,当它的成本跌下来的时候,就变成必备的了,它可以让人随时随地做演示;极大就是打入教育、政府、企业的黑白板市场。”
    对于未来,胡大文充满着自信。“未来,等我们大量生产以后,把成本慢慢本地化以后,我们就会进入电视机市场,让每个家庭都能感受视觉所带来的享受,真正实现‘眼睛睁开,世界就是您的平面’。”
    (记者 李高产 占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