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成了时尚,楼市春天来了吗?
工作的原因搁笔已经十余天,再次返回博客,楼市春天早已催生了无数篇的老树古藤、新芽嫩草,和他们相比笔者惭愧之极。这是个资讯发达的时代,充满变数的时代,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国际经济形势危机重重,国内经济环境不容乐观,从宏观政策的出台频次就可见一斑。
在如火如荼的春天博文里,愿这篇博文成为一丝春雨,虽然春雨很细,但一场春雨一场暖,为“楼市春天”的话题带来全新空气。
首先,笔者强调的是国内经济形势其实真得不容乐观!
以下是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一组数据:
前三季度GDP增长9.9% ,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CPI上涨7.0%,但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
GDP创下200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首次破10。CPI涨幅比上年同期高2.9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上涨4.6%,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连续半年回落。显然,CPI已进入下行通道,但GDP的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下半年“一保一控”的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经济局面!
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首次承认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明显,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增速下降,资本市场持续低迷。
美国金融危机正在从美国本土向全球蔓延,在向实体经济蔓延,全球经济下行的趋势愈发明显。山雨欲来风满楼,在国际大环境的裹挟下,中国经济不可能独善其身!
其次,应该搞搞清楚的是“救市”到底是在救谁?
虽然,大洋彼岸的那只“蝴蝶”离我们很远,但它带来的效应和破坏力是惊人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国际环境的不利影响正在逐渐显现,加之年初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还没有挥之掸去,我们必须正视经济增长放缓的事实。其实,这个时候谈救楼市已经显得不重要了,而重要的是要通过救楼市,从而拯救中国的经济,拯救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广大人民!如果经济增长持续放缓,那么我们面临的就不再是“控通胀”了,而是要“防通缩”了!不难想象,一个国家的全体国民捂着钱包,没有信心消费,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呢?
欧美国家正在“救市”,而且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因为他们知道金融危机已经有演变成经济危机的可能,经济出了问题,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因为真正市场化了的他们知道,救市的必要性!而我们没有,虽然把“救市”喊得声音很大,说得频率很高,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笔者是一向反对地方政府所谓的“救市”的,当面对一塌糊涂的统计数据时,要相信“防通缩”的必要了,理解18个城市的难处了。
今天是石家庄执行房产新政的第三天,这个素有“左家庄”之称的城市,也毅然决然地站到了全国18个城市的“地方政府的救市联合体”的时候,笔者认为石家庄进步了,思想解放了,不“左”了!因为当下国家的一系列经济发展的长效措施和机制没能发力的时候,居民收入不可能短期增加的时候,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健全和完善的时候,19个城市的地方政府选择了“救市”。对于此“救市”,笔者更愿意接受高人的观点——不是救市,是在刺激经济,所以这个“救市”旨在刺激地方经济的发展。
再次,楼市春天还没有来!
十月初,全世界都在谈华尔街金融危机,而现在全世界都在“救市”,“救市”成了时尚,如果不说说 “救市”,唯恐同事笑话,朋友埋汰。说实话,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谈“救市”就能解决问题了吗?笔者认为19城市的房产新政还不是楼市的春天,最多算个楼市政策春风,真正的春天还没有来到。
我们知道,春天是从大地解冻,再到万物复苏的。现在的情形可以用一句诗句来形容“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而真正的春天只有等到高管层发出“救市”的号召,刺激经济的举措时,才真正是春意盎然,也只有到那时,才能解决楼市的根本问题——交易量少,消费信心不足,也只有到那时,才是“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啊!
最后,希望政策的春风徐徐吹拂,楼市的春天早日到来,笔者用“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结束本篇,以憧憬春天的万千妙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