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房与卖车


  车,记得二十年以前,在路上能见到的车种类很少,基本上政府机关才有车,八十年代初有句顺口流,叫“乡镇长130(双排客货两用),县委书记帆布蓬(北京吉普)。到了九十年代初,常见多见就数桑塔纳、捷达、夏利等等,再好一点的车就是奥迪。现在可了不得,满马路上全是车,上下班高峰期堵车,各种品牌,各种档次,什么国产,进口的,中外合作的,简直五花八门。在青岛听说每天挂牌的就有好几百辆,青岛的车行数不胜数。同一款车的款式和性能有和一年一变,为的是能在众多车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厂家可能是这几年费尽了心思。这几年,汽车的原材料在不断的涨价,但是汽车的价格不升反降,性能越来越好,配置越来越全。中低档车,性价比可以说是越来越高。对于高档车影响不是很大,它们依靠品质和品牌在市场中一直挻着。政府为了节能,对排量不同的车税收也不一样,效果不大,该买高档车还是买高档车,他们追求的就是档次,前几天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我作了不是很贴切的比方,我说:几块钱的烟抽起来和几十块钱的抽起来感觉差别不会很大,要得无非面子而已。因为这部分有钱,对于中低收入阶层大不一样,他们追求的是性价比。他们想少花钱,还有买实用的车。所有和车行为了提高推销量,为了争抢目标客户可以说想尽了办法,优惠、送礼促销轮番使用。

    房,在九十年后期,国家取消福利分房政策,放开个贷款,给房地产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那个时候,房地产开发公司不多,市场需求很大,房子根本不愁卖,项目一开工,后面等着预约的排着队等。地产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成为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当然,也使一批开发商获取了巨额利润;购房不再是单单满足居住为目的,也成为投资的一种途径。使得很多个人买房投资者也获得了不菲的利润。由于行业存在巨大利润的诱惑,使得大批人和大量的资金拥入,加剧了行业的竞争。

    这让我联想到了车和房,它们都有类似的发展轨迹。现在建房的土地成本和建安成本,都比以前要高的多,但是,房价开始松动了。这说明房地产要终结暴利时代。车分高中低档,对应不同的消费阶层,房子也一样,对于高端物业,或占据独特的地理位置,或占据不可复制的自然景观资源,或具有其它独特的优势,房价卖高的无所谓,因为有钱人需要这样的物业,对于有钱来讲,八百万买一套房子和一千万买一套房子差不很大,对他们来讲无所谓。对于中低收入阶层就不一样,他们和买车一样,想着少花钱,要买省油的(节能),还要求欧三标准(环保),还要求配置什么DVD。如果你做到别人可以做到,可以买别人,可选择的空间的很大。其实,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和车市差不多。因此,对于中低物业,如何提高性价比摆在房地产开发商特别是中小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目前市环境下,观念应该转变了,如果因循守旧了,必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对于中低物业,降价不是最好的办法,练好内功才是最好的出路。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