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政府部门的朋友很推心置腹地告诉过我,现在不能不完全透明,也不能完全不透明,所以需要有点透明,也需要有不完全透明的一面。他说的是实际的话,而且我想很重要的是,我们并不是要一步到位式的透明公共服务模式,而是渐进式的透明度增加模式。
当前我们的公共服务有三个关键环节具有很强的透明化的潜力,第一位的是结果导向的透明模式,就是透过让服务对象评价服务成效来为服务者施加压力,也包括增加服务对象关注服务信息的动力,也就是我们今天强调的公众评价;第二位的是公共服务程序,评估在服务程序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服务对象提供价值的情况,并以此作为流程优化的依据;第三位是公共服务的前置参与,就是在公共政策设定之前就听取民众的意见,不同的利益集团可能需要不一,因此听取民众意见不代表一定有一致的意见,但是也可以适度在前面就考虑不同的政策预案,以适当的公开辩论,让民众更多了解政策动机,这对后期公共服务的推动有很好的支持。
其实,透明是一种技能与习惯,接受与尝试透明的公共服务实践需要改变以前已经习以为常的内幕政治与唯领导意志的模式,需要学习探询公众意见、协调不同公众群体意见形成妥协、进行公共谈判、把握群众要求与领导意志之间的分寸、平衡考虑公众意见与专业行政要求之间的区别,今天已经有不少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这种尝试,面对因此而引起的矛盾,推进在这方面的技术进步,我们也已经有了一些政府部门设置专门人员、安排专门预算、组织专门班子组织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每年的零点公共服务国际研讨会上就可以接触到不少这样的案例与经验,接触这样的案例与了解相关经验可以为未来进一步展开这样的实践提供了帮助。从某种程度上,我们把这些案例也看成以民为本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种子案例。
透明过程中也会发生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怎么面对需要我们去研究,不因为这些问题而使我们荒废这样的新尝试,我们需要更多的新人才、研究生面对这样的问题,成为自己学位论文与研究课题的核心,当成我们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一点点累积进步的资源。这也是我们的中国公共服务研究课题与更多的学者与政府部门人员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的动力,当这些问题成为更多人才关注与投入的焦点时,我们的进步才能指日可待。
昨日场景:今天与国家开发银行同事讨论国际市场开发研究的合作。下午与《时尚先生》合作在上海发布“男性时尚趋势报告”,得到许多时尚产品企业的高度肯定。
今日小诗:
隐春
一粒火星,
不能温暖我奔波的路程。
霜落在树上,
在外面结了一层薄脆的冷。
我用沉稳隐厚的脉象,
预报一个明黄的阳春。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薄荷贝肉
准备鲜薄荷尖十棵,洗净。鲜活小蛤蛎三斤,沸水过后取出贝肉。起橄榄油少许,放入姜末和蒜末,然后放入贝肉,爆炒三分钟,放入生抽酌量,盐糖少许,炒半分后放入薄荷再炒半分钟。取出,装盘时蛤肉在下,薄荷在中,留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