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激起中国航空业的波涛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使各国航空公司的股价在过去2个月平均下跌了25%,主要原因是对经济衰退的担心,已取代了燃油价格高企造成的影响,导致行业整体财务表现持续走弱,特别是在欧洲和亚洲。

    航空公司纷纷开始削减运力,但无法赶上需求的下降幅度。从7月开始,航空公司积极地减少计划中的运力。9月份,运力增长率下降至1.1%,而到了冬季仍会减少航班。9月份数据显示,航空公司的客座率下降迅猛。

    与此同时,飞机的交付数量在过去数月已经下降。截至9月,今年每月飞机的平均交付数量低于70架,落后于2007年的平均水平。

      为应对来势凶猛的金融大潮,救济中国航空的危急局面,近期国家有关部门抛出了巨额注资方案,此方案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即引起了航空业内外的高度关注和激起强烈的反响。

 《东航与南航凭什么获得国家部门注资?》——叶檀

   不是好公司却能涨停的公司,这样的悖论在A股市场比比皆是。最新的消息是,部分央企将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注资,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东航”)与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简称“南航”)将分别获得30亿元的注资。

  给央企补贴我们并不陌生,中石油与中石化就获得过补贴,但当时起码给纳税人理由,如补贴中石油、中石化成品油不涨价为国民甘愿牺牲的亏损。即便如此,还引起了轩然大波,有关方面质疑不该给账目未经审核的垄断企业如此高的补贴。

  东航与南航获得注资理由是什么?是亏损。东航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了98%以上,而南航也达到了83%。当然,公司管理层可以寻找理由,人民币汇率上升时用油价上涨作为要求补贴的理由,油价下跌时用人民币贬值作为理由,总而言之,这些企业永远可能向财政伸手。

  国有航空公司的亏损有金融危机冲击的客观原因,但难道全部是这些原因造成的吗?在此次汇率下跌、油价下跌之前,面对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照样是亏损没商量。东航、南航等公司被踢爆管理乱相。2006年东航亏损27.8亿元,每股亏损高达0.57元,创下了亏损记录。该公司同年还被曝出内部管理混乱,东航下属的专业航空货运公司——中国货运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的多位高管因涉嫌千万元级受贿被捕;今年3月31日,云南分公司共有18个架次相继返航,又创下世界之最。南航同样如此,过去数年,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Group Corporation,简称“南航集团”)下属多个部门都曾通过南航财务大举涉入委托理财,2004年中,南航一度以5亿元巨资直接投向委托理财,损失惨重。

  航空公司外有追兵,在国际航线上面临国外航空公司的严酷竞争;内有堵截,国内一些支线面临民营航空公司的竞争,而飞机采购权、自由买油权、期货套期保值权、股权期权、并购权、困难时期裁员权……所有这些全部受到制约,与民营航空公司比,成本又高到吓人。按理,垄断航油的中航油应该赢利了吧?不料也是亏损。这些钱到底去了哪里?纳税人出钱,总得看看报表,问问为什么?问问这些企业在高价时购入大批大宗商品、原材料到底亏损了多少?问问注资之后,航空公司成本降低多少?是否像目前西方航空公司一样进入大并购时期?是否能够实现优胜劣汰?这些才是关键问题。否则,不过是让央企模式重回大而不倒、越穷越光荣的反向激励模式。

  还有多少央企需要注资?今年前三季度央企实现利润6413亿元,同比减少1071亿元,下降14.3%。航运、船舶、钢铁、汽车等企业受到冲击较大。前三季度,有47家央企的累计利润出现同比下滑,占全部央企的32%。一些投资者已经把目光瞄向亏损较大的电力、钢铁、航运等企业,等着天上掉馅饼。2008年是央企分红第一年,纳税人没看到钱,反而得从腰包里拿出钱来,为亏损央企买单,这给东航、南航的60个亿显然不是底线,那些钢铁企业、化肥企业、航运企业怎么办?国企管理者岂能厚此薄彼,坐视央企困境不管?

  笔者曾经说过,中国资本市场惟一屹立不倒的只有央企,就像格林斯潘赋予华尔街看跌期权,我国央企也被赋予了国资委看跌期权,和内需看涨期权。如新近获得16亿元大单的中国南车,已突破A股上市以来的股价最高点。这还不是全部,铁道部11月10日表示,明后两年计划安排机车车辆购置投资3000亿元左右。中铁二局上周上涨42%,东航、南航本周一开盘直奔涨停。

  这边厢股市涨得欢,那边大小非减持如沐甘霖,控股股东接二连三地跻身减持大军。上周,沪综指大涨15%,大小非减持进入佳境,在11月3日至7日的一周中,法人股东账户净卖出的金额只有20.18亿元,而11月10日至14日,法人股东账户净卖出的金额飙升到37.35亿元。央企得到大馅饼,连南车网下配售6亿股解禁股都没有吓退热情高涨的投资者。

  如此补贴,实际上是用政府之手对财富直接进行重新分配,是让经济结构向央企主导的方向上飞奔。这样下去,我国资本市场将成为鼓励亏损企业的市场,成为投资者逆向选择的市场。最终,投资者购买央企股票,实际上是购买财富重新分配的红利,也就是获得了一份中国式华尔街大鳄的红利。

  投资者在抢反弹之余,应该问问自己,难道市场规律如此不堪一击?

 

《 一年光景 搅局者亦被“注资”》

2008年11月18日新华网转载中国证券网消息——《国航或获百亿 国资委启动央企分批注资 》。凤凰卫视《金石财经》栏目嘉宾朱文辉在点评近日国内航空公司将获得国家注资一事时提到,令人关注的应该是在一年前的“东新恋”被搅局、至目前的困局而引发的深入思考。

的确,现在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均面临严重的经营困局,希望获得国有资本注资。尽管是全球民航业面临的相同境遇,但作为中国国资管理当局——国资委及行业主管——原民航局、现交通部民航局,还是应该深刻反省一年前针对“东新恋”被搅局的决策失误。国资主管与行业主管应该站在产业发展的长远高度看待问题,应关注事关行业发展的战略利益与公众利益,而不应该被某些强势的行业经营者所挟持,做出短视行为。如果有了一年前成功的“东新恋”,中国的消费者就有机会在一年时间里获得国际最高标准航空公司的服务机会。同时,今天的东航也不会面临如此急迫的资本金注入问题。

作为消费者,我实在是非常鄙视国航的做法。今天看来,国航就象是一个暴发户,在没有多少真实实力的情况下,打肿脸充胖子、并且“成功”游说了主管当局,将“东新恋”搅黄。哎,做人要厚道啊!不知道,“恶意搅局者”会得到什么样的救赎啊!

 

《国有航空公司获得“注资” 民营航空很委屈》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东航”)、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简称“南航”)、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简称“国航”)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将获注资!重磅炸弹般,各界沸腾起来。而东航南航以开盘即涨停来迎接此利好消息。尽管在当日收市之后,东航、南航随后分别就注资传闻作出了澄清,但市场和媒体仍不愿放弃此炒作良机。

  18日又有消息称,一项针对三大航空公司的注资计划已经出炉,除了东航、南航将分别获资30亿元外,国航还将可能获得约100亿元的资本金注入。更有媒体称,像国有航空公司注资只是国家向央企分批注资的第一步。

  无论消息是否可靠,起码国有航空公司的困境已经引起关注,对此,民营航空公司觉得有些委屈。

民营航空的委屈

  “国有航空本来就占有了很大的资源优势,现在他们又可以得到国家资金支持,而我们只能熬着。”国内首家民营航空公司——奥凯航空有限公司(Okay Airways Company Limited,简称“奥凯航空”)总裁刘捷音18日在电话中告诉搜狐财经。

  刘捷音表示,由于今年年初的雪灾,5月份的地震等因素,再加上现在的金融危机,公司经营很困难,而且公司银行贷款也特别困难。“其实,由于我们在控制成本方面做得还不错,所以从第三季度的财务状况来看,影响还不是特别大。” 刘捷音说。

  在刘捷音看来,正是因为国家对国有航空公司的“娇惯”,所以才使得这些公司管理粗放,成本高居不下。所以,即使国家真的给这些企业注资,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仍然不会有很大起色,“可能还是得亏。”

  “不说30亿元,国家哪怕是给我们3千万,我们的经营状况将会有很大改观。由于在金融支持、资金规模方面处于弱势,目前民营航空面临的处境比国有航空企业更加困难。”刘捷音表示,如果国家真的给这些国有航空公司注资,民营航空只会有个可以跟相关部门诉诉苦的机会,但是应该不会取得什么效果。

国有航空的理由

  对于民营航空公司的委屈,东航董秘罗祝平表示情况不一样,虽然他认为民营航空公司有今天的成绩非常了不起。

  他告诉搜狐财经,国有航空与民营航空的股东不同,所以国有航空可以向上面要求注资。“民营航空的股东也会有个自己的权衡,来考虑是否需要向自己的航空公司注资,以帮助其渡过难关。如果民营航空也要求国家注资,那就改变了它民营的体制。”

  罗祝平透露,目前东航尚未收到国资委关于注资的任何书面通知。“最近是一直在向政府部门申请注资,但并没有接到任何通知。至于为什么媒体会在这个时间捅出这个新闻,可能是因为他们跟国家的4万亿投资联系在一起了。其实,就算国家注资,跟这4万亿元也是一点关系没有的。”

  据罗祝平介绍,截至今年第三季度,东航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98%以上,所以东航一直在申请注资,但是对于注资的具体用途还没有明确确定,“因为就算申请获批,钱到我们手中也需要一段时间,还得要公示,等待上级批准。”

  实际上,早在2007年初,市场就曾经盛传国家将对因高负债率和高油价而举步维艰的国有航空公司注资,不过最后该传言不了而了。

现状难改

  “国家向航空公司注资应该是迟早的事情,航空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实在是太差了。若注资能够落实,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根底薄弱的航空公司。至于只给国有航空公司注资,跟国资委的定位有关系。”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告诉搜狐财经。

  他表示,现在民营航空公司可以做的是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短期内,他们的经营会非常困难,但长期来看,他们肯定会找到自己的空间。”

  此外,对于注资真正落实后,国有航空公司财务状况会有何改观,中金公司表示,前景不乐观,因为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行业需求在明年还将保持比较低迷的态势。同时,航空公司的客座率和票价水平也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压力。因此,这次注资并不能从实质上改变航空公司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