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时需要注意的态势语


最近有一个演讲,这是我第一次在正式场合要参加演讲,心里好紧张啊!上网查阅好多关于演讲的技巧,希望能把这个演讲搞好。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相关技巧,在这里也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演讲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的,所以我们应该注意态势语的使用。所谓态势语就是非有声言语。
  据说我们在演讲的时候,非语言因素占了93%的比例。通常的比例为:38%来自于嗓音,55%来自于面部表情、手势和动作,只有7%的信息来自于实际讲话所使用的词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你的身体语言远比你的实际所说的话重要。
  我们一般很难达到演讲的最佳效果的主要原因是,非语言技巧表达的生硬或者根本不用,非语言是指用来配合有声言语以表达思想、丰富感情的眼神
、表情、姿态和动作等,它可以弥补有声言语的不足,把演讲表达的更加生动。

1.面部表情
  最重要的一个面部表情就是微笑。对听众一个简单的微笑就可以迅速拉近你和听众的距离。用你的表情来强调重点,将你所讲的东西表演出来。

2.姿势
  演讲时表现不同的姿势听众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这个人是病了么?累了么?所以,演讲时我们应当用一种标准的姿势。将你的双脚轻微的分开,笔直的站着,并且将你的双手随时准备做手势,这是做任何演讲之前首选的基本姿势。
  不要靠在讲台上。偶尔这样做是不影响效果,但是靠在讲台上会让你看起来很虚弱。
  不要把手放在屁股上。这样你给人的印象好像很专横,或是是你看起来像是领着大家做游戏。
  不要前后摆动身体。这样做会令人分心的。

3.手势
  你在演讲的过程中必须用它做点什么,并且你的选择将对你的演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穿着
  你怎样打扮自己呢?答案是:让你看起来可信,即穿着合适。
  一件衣服就可以改变你的整个形象,而且很大程度上听众对你发出信息的接受情况。人们会对衣着做各种各样的判断,这是人的天性。最重要的是穿着代表你所表达的信息的一部份,它应该支持你的观点。

  演讲中的“演”始终处于辅助地位,态势语的表达要受到有声言语的限制,不能“独立一体”,更不能喧兵夺主。
  1.态势语的表达要建立在演讲内容的基础上,符合知觉、注意、思维、情感过程的规律,如双手摊开分上、中、下三区,分别表示赞美、乞讨、无奈三种意义,应用时要视演讲有声言语的内容而表现,不能随意组合,错误表达。

  2.态势语要自然,有过程,有过渡。态势语要表现的得心应手,前后连贯,过的完整;不能太突然,不能与整体言语表达脱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动作,在演讲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态势语表达不能过多,要恰如其分,适度运用,有些人为了迎合少数听众的心理,矫揉造作,哗众取宠;有些人从头到尾一个劲的挥手,眨眼,抖腿,却不传递任何信息。

  演讲也是需要一种技巧的。这是我搜集总结的一些有关演讲的技巧。希望在这里与大家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