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熟心态
喻建国
个体操持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时出现的心理状态,称为不成熟心态。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包含下列几种心理防御机制:蜕幻、疑病、贬虐、发泄与投射。短期操持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的,大有人在,甚至还有一定数量的人,长期操持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
蜕幻
为解决矛盾和冲突,或为了心理满足,而对外部世界作出虚拟的非美好的认定,这就是蜕幻。幻觉不同于幻想,在没有相应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称为幻觉。对幻觉而言,按所涉及的感觉器官,可分为幻视、幻听、幻嗅、幻味、幻触和本体幻觉。幻想则是针对现实刺激作用的,为了平缓现实刺激作用所带来的心理起伏,对外部世界作出虚拟的认定。
运用蜕幻这一心理防御机制的人常有如下一些特点:以自我为中心,悲观,顽强,情感拘谨。幻想的俗称:白日梦。白日梦真是无所不能,处于白日梦中时,个体似乎只需要自己,别人无一需要。
作为想象,幻想是与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创造型想象中的一种特殊类别。幻想既具有消极性,也具有积极性。受正确世界观指导,合乎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幻想是积极的,可称为理想。指导思想错误,与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相悖的幻想是消极的,可称为空想。
白日梦具有真正的创造性,即独立于所有其他的人,而独立于所有其他的人必为标新立异,所有伟大的艺术家都从特异的幻想中追求灵感,而且在创作时不寻求他人的帮助。
疑病
在躯体生理正常的情况下,个体自我感知和认定本体患有未经医疗机构认定的疾患,这种心理防御机制 ,称为疑病。疑病是个体获得照顾的方法。有疑病症的人远比一般人更多地服药、看精神科医生、寻求医护照料和为了情绪问题而住院。他们甚至在完全健康的时候,也不会说自己很健康。
疑病者希望别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身上,往往迫使照料者感到自罪自责。疑病者企图有人承担起疑病者发怒的责任。
疑病发作时人际关系的矛盾与感情被表达在身体的某些部位,并藉疑病隐蔽地责备或惩罚别人,从而得到自我安慰。疑病者很会夸张感情,会产生强烈的呻吟。疑病者现出的症状很少伴有生理体症。
在医院求诊人群中,据最新统计约有20%的求诊者虽然可主诉本人症状,单却没有在医疗诊断中发现相应的生理特征。实际上,这些人所操持的心理防御机制就是疑病。疑病这一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对社会生理医疗的冲击竟这样厉害。操持疑病的个体受到凭空拟造症状的折磨是何等可悲。
贬虐
自我贬虐即被动攻击,与良好的调节成负相关。没有哪一种防御机制会比那种把愤怒转向自己的防御机制更为社会化,更会向社会提出问题。个体一旦把愤怒转向自己,就会赦免别人。自杀是最严重的个体被动攻击行为,它实际上是个体对所有一切最残酷的报复,是自我贬虐的极端形式。
个体在趋向成熟的过程中,常常将曾经操持的贬虐让位给置换、反向形成,甚至达到利他。个体在趋向颓化的过程中,也会将曾经操持的利他让位给反向形成、置换,最后甚至达到贬虐。
个体啃咬自己的指甲,甚至露出嫩肉,仍不罢休,就是一种常见的自我贬虐。有些个体常常去寻求一些使自己感到躯体痛苦或精神痛苦的刺激,达到自我贬虐;有些个体为了达到使自己倒霉的目的,故意在工作中把事情搞砸;所有这些自我贬虐行为都为操持被动攻击的个体所在的群体带来讨厌的社会问题。
由于一些被动攻击行为具有突发性和易行性,简单的防范不能解决问题。惟有搞好心理调适,惟有培育成熟心态,才能改变自我贬虐,消除由被动攻击所造成的社会问题。
发泄
听任自我冲动狂虐,这种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称为发泄。发泄自然是一种冲动,而且不是指任何因为延迟表达而导致的、自己能够意识到的紧张心情;发泄把冲动转变为行动的速度很快,快到应用者不会感到或想到自己正在做什么;发泄允许应用者不顾内化了的行动禁令,直接表现出无意识的冲动。
发泄的下面往往潜伏着很多不端行为,有长期滥用药物和自伤行为,有多次的违法犯罪行为,甚至严重的性变态行为。
常常应用发泄的人,经常是很不愉快的,对未来充满着悲观,对性的问题总是十分焦虑。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无所适从。
发泄又可称作潜意识释放,即让一种潜意识的愿望和冲动直接表现出来,以使自己免得意识到所伴有的感情。有许多“发脾气”、违纪行为、顶撞、虐待、违法行为都是发泄的表象。
在不同年龄组的人群中,操持发泄这一心理防御机制的,青年较多,他们往往是先有行为,然后再为他们的行为寻求解释。他们一有冲动,常难以自制,一发不可收拾。
投射
经常怨天尤人,保持“他不利己”,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投射。操持投射的个体经常处于偏执、妒忌、严重成见中。操持投射的个体总是把遭遇的困难推委给他人。操持投射的个体总是把不满足的欲望与冲动转移到他人或周围事物上。
投射是个体为了使自己感到舒坦而采用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方法。既然个体原有的冲动和欲望没有了满足的可能,何不将其咎因倾泻到他人身上或周围其他事物上,在推委中使自己宽松。但是经常操持投射后,自疑、悲观和被动就会缠身不放。
常用投射的人害怕亲热,他很容易把自己的感情加给别人,单却十分害怕别人会把感情加给自己。总觉得自己生不逢时,不能一展才华;总觉得他人冷眼待我,世上没有温情;总觉得自己的环境太差,不具备成功的条件;总觉得家庭没有温暖,家人实在可恨;总觉得事事不称心,上苍和我作对;…… 既然如此,你们要那样,我偏这样;对于你或他的成功或喜悦,我都耿耿于怀;对于我周围的事物,我没有看得上眼的;…… 我实在可怜,因此,我更加偏执。
小结
操持不成熟防御机制的人,经常处于不成熟心态中,他们生活得十分痛苦,平时神情沮丧、木讷颓然、恍恍忽忽、疑神疑鬼、病痛缠身自我折磨、狂虐损体、人避人嫌、秧及群体、阻滞社会。
我们学习了不成熟心态后,要善于敏感地发现个体所操持的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要及时采取措施,中止操持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扭转不成熟心态,让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和次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去替换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使不成熟的心态让位给成熟的心态或次成熟心态。一个理想的美好的群体是由该群体中每个操持成熟的或次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的个体组成的。心理调适的伟大意义就在于创造理想的美好的群体,也就是在创造理想的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