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资本”体现出高职的忽视
据9月9日《今日早报》报道,这几天,大学新生陆续开始报到,徐丹也跨进了一所高职的大门。同学们都兴奋地规划着今后3年的大学生活,徐丹也不例外,但比大家多一项的是,她要在大学期间找一个如意郎君。为了这个目标,一家人早早准备起来了。“现在,年轻美丽是我的资本,考不上好大学,以后工作也肯定难找。不如早点结婚,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的确,年轻美丽是年轻美丽者的资本。这一资本可以“投资”于“找一个如意郎君”之中,也可能找到满意的婚姻,构建起温馨的家庭。与此同时,是否也可能会出现“失败的婚姻”呢?据统计显示,去年国内居民离婚登记10701对,比前年上升了14.6%。离婚低龄化越来越明显。当然,离婚不能完全代表失败的婚姻,但起码说明婚姻上的草率。
徐丹要在大学期间找一个如意郎君。本不该指责,更何况“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的条文已成“历史”。但她“急嫁”的成因以及内含的一些因果关系值得深思。“考不上好大学,以后工作也肯定难找”是她投资“美丽资本”的一大成因。跨进高职大门的徐丹对“未来工作”定性为“肯定难找”的因果关系难道不值得思考吗?何止是高职的毕业生,诸多的高校毕业生同样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年轻美丽是我的资本”,其实是就业资本不足的表现,是对高职教育难以增添就业资本与价码的“讽刺”。
著名物理学家、杨福家院士说,在美国3000多所高等院校中,大概6成以上都是职业教育,“而我们现在各方面的结构调整没及时跟上。”他提倡一些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去念机械类的高等职业学院,“假如我们有一半的高中生不再想念北大、清华和复旦这些名校的时候,我们经济会发展得更好。” 我们不得不承认,高职教育与国外存在着差距,结构的不尽合理,就业上的门槛等,无不是阻碍着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拌脚石”。
最近几年,我国对加强职业教育十分重视。温家宝曾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据悉,“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在于,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
让职业教育成为越来越多的社会劳动力就业的“美丽资本”,不仅我们严峻的就业形势可望改观,而且“我们经济会发展得更好”。这需要求学观、择业观与就业观的转变,更需要职业教育真正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