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60多年前边疆教育的一些思考


这是我以前所做学位论文的一个片断,因写作时间极短,规模亦大(18万字),故未能精雕细刻,存在问题多多,本文所涉问题也未公开发表,学界也无相关成果发表,故望勿转载或引用。之所以发到这里来,是想供愿意一起探讨农民读书问题的朋友们参考。在文字上一仍其旧,只是删掉了注释。希望朋友们读后能谈谈自己的看法,尤其欢迎对农民读书乃至农村教育问题的真知灼见或所见所闻。

     李安宅认为边疆教育至关重要,搞好了“不但直接促成边疆的现代化,也间接促成内地教育的创化作用”,“边疆教育是解决边政与避免或减轻军费的惟一根本大计”。边地“形同化外”,边政不善,社会极不稳定,政府采羁縻或弹压政策,糜费浩大而收效甚微。崔德润认为“所谓根本解决不是征服或残灭,而是施以教化,使之成为现代化之国民。政府若以用兵的费用来办教育,提倡文化,收效定较今日为大”。 

     一般来说,边疆地区要稳定和发展,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发展经济及与内地的贸易,使之与内地经济产生不可分离的关系;一是文化教育事业的推进,培养边地民众的“国族意识”。当局在边地也开设有学校,但有名无实,曾在川西理番担任医药工作的侯慕渔观察到,国民学校数量少得可怜,而质量方面更谈不到。所谓国民小学者,有些地方,不过只有招牌而已。”边疆教育之困难,原因何在?侯认为是“因为经费困难,师资缺乏”,边地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精神食粮匮乏,“无书报及杂志可供阅览”,难以留住人。这是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的,那么从受教育者来说呢?在人为环境上,边民对学校的猜疑和畏惧心理根深蒂固,认为那是“软化他们的法宝”;边地农民生活困难,儿童很小就要在家帮活,家长不愿意孩子入学;彝族地区风行“打冤家”,学生的人身安全难以保障。在自然环境上,边地辽阔,学校很少,“很难找一个人口够密集的中心为设立学校的地址”,路途遥远艰险,导致生源严重不足。” 

     上面只是就教育的主体和受体两个角度而论,如若考察教育的客体即教育的过程或方法,我们就会发现这也是边疆教育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因素。朱家骅也说,“边疆教育之成败,系乎人,尤系乎其人所用之方法。”他认为“凡入边教育人员,必须熟悉边情,通晓边疆语文,对边地同胞之宗教信仰,应有同情的了解,对于边地同胞之生活习惯应全部适应。”也就是“先从其异,渐求其同”即先“适应”,再求“融合”,将各族文化优良部分,“融合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无论适应与交融,要皆以增益国族文化为极则。”如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边教的话,显然多不达标,从师资来说,边区缺乏,内地来的老师大多浅尝辄止,少有扎根边区者;从教学语言来说,多用国语,能用当地语言或愿花工夫学习方言的都很少;从教学内容来看,与边区生活隔膜,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等等。 

     如何推动边疆教育,提高边区民众的文化水准,边部为此也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边部非常重视教育工作,由于工作人员注意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办学成绩较为显著,引起了地方政府及村寨边民“领袖”的高度重视。许多地方邀请边部前往筹备学校,但边部从不贸然答应,必先对该地之环境、人口做细致的调查研究,以认定是否满足办学的最起码的条件。对于内地教师很难久留边地这一事实,边部认为,归根结底要“多训练本地人作师资,充实经费,强迫教育,编选适合于边情的课本”。换言之,即边部一贯强调的,其所做工作多为“表证示范”,其目的在于培养当地人,让他们能自行完成边地变革。岭光电认为边地民众并没意识到教育对他们生活的促进作用,故此他主张教育应重质不重量,培养出“堪作边民信仰之中心人物”,以达到“英雄造时势”的效应,如此则“教育将不径而行”。 

    吉第依和《边民教育的几个主要问题》是对边疆教育探讨最为周详的一篇论文。该文指出,教育要有效,“必须有全盘的计划与实际的推行”,两者缺一不可。具体而言,应因边地而制宜,制定切合边情的边教计划,计有以下数端:(1)边教目标,应落实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边民文化,改善其生活;二是培养国家观念,训练谋生技能。前者是“化边地为腹地”,后者则是“化边民为腹民”。(2)边教任务,以学校为改造社会的中心,以提高文化水准,指导改良衣食住行农牧及医药卫生,使其接近现代生活,并逐渐向外推进,通过学生以影响其家庭。(3)边校设置地点,向有设城市及设边地之说,吉第赞成后者,学校可与边疆社会密切联系,以学校来推动社会变革,可直接指导生产与农牧、提倡医药卫生并就地领导学生实际参加各种改良工作。“至于中级学校无疑的是设在城市里,或夷区的政治中心地点。”(4)学校领导,须注意其在边民中的声望与信誉及其号召力,学校内部的实际责任,则由“熟悉夷情”的教育专家担任。(5)教学内容,不能照搬汉族学校做法,应根据边地实际选用教学内容,诸如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养成清洁、劳动习惯,学习实用知识并在课余服务中训练能力等。(6)学生去向,“边民教育是为了提高边民文化,改善边民生活而教育。边民学生应该回自己的家乡作改造工作,并应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为此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乡土教材的讲授、课后要与各个家庭切取联络,要养成学生在本地服务的兴趣,热诚,技能和习惯等。 

    李士达“亲历凉山,目睹凉山区教育之落后”而写成的《大凉山边民教育之改进》则是最具操作性的一篇研究论文。他认为“教育即生活,亦即需要,故教育之实施,必须适合人民生活之需要。苟其无需,强之不可:苟有所需,禁之不能。今欲发展边民教育,自当以适应凉山边民生活之需要为原则。执边政者,当痛下决心,慎重将事,深切研究其生活习惯,民性风尚,就其实际,因势利导,锐意图进,方能提高边疆文化,改善边民生活,以尽教育之能事”。经费过绌、设备简陋、待遇菲薄、教学无法导致教育成为彝族人民的拖累,不能引起学习兴趣,不能稳定教师队伍,是彝族地区教育落后的原因。他提出若干改进措施:(1)从速训练教育干部,造就适应夷区之小学教师及民众教育师资;(2)充实现有边校,积极推动民众教育,多举行巡回教育,重质不重量。教育应注重人格教育和生产训练;(3)设立边教编绎馆,根据地方需要编绎适应边民生活环境之教材,并利用机会搜集边地神话传说歌谣等,以作研究材料;(4)成立边教研究会,本区边地学校技师定期开会,各就实地经验提出问题,共同研究边教发展及其应革之途径。其有特别心得及办理小学成绩优异者,即尽量向有关边教机关介绍。李士达还特别提倡生产教育,“就其自然环境之需要,当设立农垦、畜牧、工艺、医药等职业学校,训练生产技能干部人才。此种学校,须设于夷区,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培养实际工作干部,经营发展地方事业,建设边疆巩固边防,实利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