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雅颂 秦刚
地产泡沫之说越来越得到确认。从深圳最近一个月开盘的几个代表性楼盘的市场反应不难得出结论:一路走高的楼市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这个关隘很可能成为一些楼盘和一些发展商的滑铁卢。而楼市突然遭遇寒流的原因,并非所得税政策和加息措施,而是对楼市炒家信贷的收紧带来了釜底抽薪的效果,斩断了流向楼市的资金链。
半年来,深圳发展商被三级市场的狂热表现“洗脑”,完全以片区内二手楼价作为定价依据,炮制出一个个天价楼盘。而最近一个月,天价盘的遇冷和半年来的狂热形成反差,给开发商上了“价格泡沫”的一课。关外以金地梅陇镇为代表,最新一期以1万6的价格开盘,抢购现象不再,销售不过三四成;蛇口以豪宅兰溪谷为典型,4万的均价,开盘仅售40余套,两成而已;西部通道概念的后海公馆,3万余元的价格,销售亦不过两成;梧桐山概念的万科东方尊峪2万3的均价之下,成交日渐稀少。 7月31日,深圳全市总共销售88套住宅。
二手楼方面,深圳最大的中介商中原地产7月成交量锐减。其他中介商亦如此。楼市观望情绪骤起。多数中介反映,近期客户叫价普遍下降10%左右。
楼市的突然遇冷,直接原因是银行信贷的收紧,给楼市炒家釜底抽薪。近一个月来,几乎深圳所有银行都收紧了房屋信贷业务,对“加按”(根据房产的增值,依据二手房市场价增加抵押人的信贷额)的紧急叫停,以及对购置多套房产者的信贷暂停。
深圳地产泡沫勃兴于2006年后半年,至2007年五一后达到高潮,与股市的线性上升一致。五一之后,股市调整后再上新高,但短暂的连续跌停把为数不少的散户震荡出局,人们对股市已不再盲目乐观;7月公布的上半年11.5%的经济增长率引起中央高层高度重视,政治局常委会迅速讨论抑制经济过热的措施;央行对各家商业银行下了死命令,遏制信贷高速增长,收紧货币供应。
长期以来,楼市炒家的坚强后盾是银行。典型一例:金地在福田口岸开发的楼盘“金地名津”,新盘推出,由于内外配合,迅速售罄。1万7的开盘价迅速炒为二手市场的近三万均价。其中,一位客户就购买数十套。如果没有银行的支持,炒家绝对没有一次吞下数十套的能力。在楼市的炒作中,银行扮演了幕后角色。深圳今天的楼市态势,一定要以97后的香港楼市泡沫为鉴。数十万计的负资产家庭将是深圳难以承受之重。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