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为什么?又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活着人人都会,众说纷纭之后,又有不同的回答,而回答为家庭、为名誉、为权势、为财富等等之类话而活着的人有一定的市场,至于回答为祖国、为民族、为理想、为追求为人民而活着的人则不在少数。但这些都来自欲望,都是欲望的最好表现。
人是欲望的动物,人的欲望来源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进化,没有欲望的人不是真正的人,是超凡脱俗的“神仙”,可是这样的人在众生相中是无法存在的。
有人说,在人类社会里,信仰上帝、真主和佛祖的人应该是没有欲望的,这话有道理也没有道理,这其实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他的欲望在现实中无法发泄或满足时,就需要在空灵中、在虚无缥缈所谓梦幻般的世界里,去寻找自己的真实,用幻想来满足现实世界中无法满足的欲望,去祈求神灵给他精神上的慰藉。
欲望是物质与精神共存的产物,人永远也无法满足自己。对孟德斯鸠来说,幸福和快乐是满足人的欲望的最好药剂,可事实证明,痛苦和悲伤又何尝不是人类赖以生存欲望的最好表现呢?!欲望有很多种,只是表现不同而已,归纳起来有三种表现,一种是善意的欲望、一种是恶意的欲望、还有一种是非善非恶的欲望。还有三种分类:一种是物质上的欲望、一种是精神上的欲望、一种是肉体上的欲望,有人的欲望是为了生存、有的是为了荣誉、有的是为了地位、有的是为了权力、有的是为了名誉、有的是为了财富、有的是为了肉体的满足,还有的是为了高尚的精神生活,是
为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为了正义的事业,是为了人类的共同理想,总之欲望有大有小、有善有恶、有美有丑、有雅有俗,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是与时俱进的。就连说自己没有欲望的人,其实也是有欲望的人,因为没有欲望就是一种欲望。食色性者,就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望。
如果人的欲望被控制于一个正当的范围内,是从善意出发,那么,这种欲望所生出的结果就是善果,人性就是美的。如果人的欲望一开始就从恶意出发,最终当欲望不能控制、无法满足的时候,不仅有害于自身,也有害
于社会,譬如纵欲过度伤身、贪欲过多毁己、权欲过旺落马,许多贪赃枉法者最后身败名裂的下场就是明证。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古往今来,许多贪污腐败分子就是因为欲望无法得到满足而最终落下可悲的下场。古代的秦桧、严嵩、张昌宗,近现代的袁世凯,当代的陈希同、王宝森、程维高、田凤山、胡长清、成克杰等等之流,就因为没有有效控制自己的欲望,任由欲望见风看涨,最终被色欲、贪欲的火焰烧掉自己,成为千古罪人,其境可恨可悲可叹。
欲望从本质上看好象是精神世界的产物,其实是对物质的反映。欲望是有用的,当它被正当有效地控制时,它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对己有益,对社会有用,就是说欲望要有度。如果人不能控制时,它有可能如同洪水猛兽,毁掉一切,害人害己,一念之差指的就是欲望脱离了正确的轨道和方向而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有效控制欲望、利用好欲望,让欲望为自身、为社会多做些有益的工作,这是作为社会人体现自身价值的关键所在,也是人性的最完美表现。
欲望论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