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翟智高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创制、发展,与古人长期“仰观天文,伏察地理”分不开的,在伊川土门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有画着一年有十二个月,有四时八节二十四气图案的红陶缸,被学术界定为“神农时代的历法图案”,体现了先民们高度的思想智慧。。
在《尚书·尧典》中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尚书·洪范》记:“四曰协用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都体现了对天文历法的高度重视。《逸周书·周月》中,对年岁、季节、月份、节气的记载,表明了沿用至今的农历(夏历)很早就已经趋于成熟。《逸周书·周月》有“凡四时成岁,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又二月。中气以著时应:春三月中气,雨水、春分、谷雨;夏三月中气,小满、夏至、大暑;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冬三月中气,小雪、冬至、大寒;闰无中气,斗指两辰之间。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时之极,不易之道”。
台风既是一种灾害,又是一种资源,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这种资源,趋利避害,防灾减灾。北方和南方的高温和干旱,在台风来了以后,会带来充沛的降水,使得高温和干旱得到有效的缓解,雨水渗到地下,使得来年的抗旱性就提高了。这样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充分发挥趋利避害,是我们需要台风的一面。我国水资源是非常匮乏,每年雨季的雨能够降一些雨之外,很多地区地下水、水库要补充充沛的水资源,很大程度上是要靠台风储水,真正受到台风威胁的,可能只是沿海地区,内陆也可能会引起一些次生的灾害,但很多灾害是人们防范不当,有的灾害甚至是人自身违反自然规律造成的。
8月8日,是二十四节中的“立秋”,太阳运行到黄经135度,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一般年分,秋季来临后,阳气日退,阴寒日升,气候逐渐转凉。入秋以后,雨水稀少,天气干燥。但今年入秋后气候不仅不转凉,而且很多地方高温似酷暑。立秋当日,江淮大部、江南大部、华南北部、湖北中南部、重庆、四川东北部、贵州东部以及新疆南疆盆地东部和吐鲁番盆地高温天气都在35℃以上的。其中,江西大部、湖南、重庆大部最高气温有37~39℃,江南、华南北部等地持续高温少雨、旱情发展.今年7月份以来,广西荔浦县出现持续高温无雨天气,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偏少50%-70%,偏少程度居1957年以来同期的第3位,致使该县大部分河流流量骤减。目前,该县小(一)型以上水库有效蓄水量仅为5781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2845万立方米,全县旱情严重。据统计,荔浦县13个乡镇、465个村屯遭遇不同程度旱灾,受旱农业人口达8.69万人,全县农业经济损失达1297万元,其中种植业经济损失1057万元。
:
东北地区西北部旱情严重。黑龙江中西部、吉林西部和内蒙古东部旬中前期持续少雨或无雨,旱情加重,造成部分玉米抽雄吐丝受阻,大豆植株矮小,结荚率降低,产量形成受到较大影响。
8月15日,洛阳骄阳似火,天气预报说无雨,地里的玉米正受着旱魔的蹂躏,河里成了儿童们的乐园:
今年第9号超强台风“圣帕”位于我国台湾省台东县东南方大约88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超强台风中心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维持或略有加强。受其影响,台湾东南部海面的风力将逐渐加大到9-11级,“圣帕”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的风力可达12-17级。
我国已进入台风影响的关键时期,受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影响,今年以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繁,如,受“帕布”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雷州市龙门镇24小时降雨量达到606毫米,创有气象观测以来历史纪录。
农历七月初一,台风“圣帕”像一部巨大的水泵,鼓动暖湿气流强劲北上。西风槽冷空气,像一个纺花转轮,在青藏高原也逐步加强。中国大陆东部和西南部均出现较大的降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等地无明显降水,旱情持续。江西西部和湖南东部旱情将有所缓和。
虽然中部是晴空万里,但雨带有向中部发展的趋势:七月初一,晴空万里的山西南部和洛阳市区北部却出现狂风暴雨,8月13日晚20时,孟津县发生局地大风、雷电和暴雨,县城电力中断。
七月初二,晴空万里的山西东南部和郑州市却出现狂风暴雨:
2007年08月15日,农历七月初三晚七时起,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晴空万里的陕西东南部和洛阳市南部伊川、汝阳,郑州地区的新郑、新密、登封、中牟、巩义、荥阳6县市和郑州市区自东向西发生局地大风、雷电和强降水,并出现大风和雷电。北京、天津、山东济南等地局部出现大雨或暴雨。
伊川、汝阳暴雨集中,局部雨量高达50毫米,但熊耳山以西的宜阳、洛宁等绝大多数地区没有降雨。
伊川 15日傍晚下的暴雨雨没有电闪雷鸣,而头两天傍晚是光有电闪雷鸣而不下雨。下图,当时的红外气象云图,蓝色紫色是晴空区:
这种极端天气事件,从发生到结束还不到一个小时;绝大部分地区无雨,暴雨中心区只有几平方公里。这种降雨产生条件也和一般降雨不同,一般情况下冷热空气锋面碰撞产生降雨,而此次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伊川盆地像一面凹镜,白天强烈日光聚热效应作用下,局部区域热气流上升到空中,在小区域产生了热对流,同时低层又有偏东风推动,引发了降雨。由于这种降雨过程中没有强冷空气与地面的迅速接触,所以降雨过程中没有电闪雷鸣。下图,当时的气象云图:
15日8时到16日8时,福建全省降雨量在50-99毫米的有22个县(市、区),100-199毫米的有14个县(市、区)。同安、安溪、漳平、南靖等4个县(市、区)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从8月上旬开始,福建省连日降雨,闽中南更是暴雨不断,并造成局部灾情。截至14日15时,安溪县已紧急转移安置群众2万多人。
8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国气象局上报的《值班快报》上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强预报工作,及时向地方通报信息。此时,台风“圣帕”像一部巨大的水泵,推动暖湿气流强劲北上西扩,已达中部广大地区和京津东北地区:
在晴空万里的地方,出现连续三天局部暴雨,同时伴有较强大风天气,有些玉米被大风刮倒,损失惨重:
目前,又进入台风活跃期,双气旋“帕布”和“蝴蝶”刚走,强台风“圣帕”像一部巨大的水泵,鼓动暖湿气流强劲北上。第九号强台风“圣帕”于18日夜间在福建沿海登陆,登陆后将从福建进入到江西的中部。“圣帕”(SEPAT)于19日上午减弱为热带风暴,上午10点钟其中心位于福建省南安县境内,就是北纬25.3度,东经118.1度,最大风力有9级(23米/秒)。风暴中心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减弱,将于明天早晨进入江西东部地区。给我国东部和华南沿海等地带来强降水。浙江东部和南部、福建大部、广东东部、江西东部和南部、台湾省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其中,浙江东南部、福建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沿海局部地区特大暴雨。由于降水量大,伴有大风,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一定范围的洪涝、城市内涝、人员伤亡和交通堵塞。安徽省南部带来7~8级阵风,并伴有降水。
江西省自南向北迎来了一场喜雨,有效地缓解了全省旱情的发展。仅8月15日江西省受旱面积较14日就减少了31万亩,饮水困难人口减少3万。
气象资料显示,8月10日20时至15日16时,全省平均雨量30毫米,有42个县市雨量超过25毫米,其中18个县市雨量超过50毫米,全省11个设区市中以赣州市平均降雨量65毫米为最大。而14日16时至15日16时,江西省有9个县市19个乡镇出现暴雨,以进贤县三里雨量站84毫米为最大,省城南昌市降雨量也达到19.9毫米。
降水使江西省旱情发展得到遏制,尤其是前期干旱严重的赣中、赣南,土壤墒情得到改善。据省防总8月15日初步统计,全省受旱面积1456万亩,较14日减少31万亩;饮水困难人口118万,较14日减少3万。目前赣州市的旱情基本解除。乐安县城用水紧张情况也有所缓和。
此外,8月10日20时至15日16时,全省有26个乡镇雨量站超过100毫米,其中大余、上犹和南康等县市出现了3小时100毫米以上的降雨,以上犹县五指峰乡降雨量166毫米为最大。
青岛市2007年已累计降水638.7毫米,比去年同期多302.9毫米,比历年同期多170.9毫米。目前全市各水库基本“灌饱”,土壤含水量饱和,今年第9号台风“圣帕”有可能带来强降雨。再遇强降雨过程,产流、汇流速度将加快,水库、河道的调蓄能力将下降。
今年出现的降水,往往强度较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大气对流层持续升温,强对流更加频繁,极端气候事件不断增加,“大范围、分散的”降水减少了,而“小范围、强度大”的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呈增多趋势。山东出现强降雨,发生洪涝灾害,局部地区遭遇龙卷风袭击,造成251万人受灾,因灾死亡8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2.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82千公顷,其中绝收24.7千公顷;倒塌房屋5500多间,损坏房屋2.1万间。
泉州市局部特大暴雨,短历时、强降雨造成该市3个县(市、区)41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达31.52万人,倒塌房屋842间;农作物受灾2100公顷,公路毁坏4.3公里,水利设施损毁174处。直接经济损失达1.1亿元。
浙江省温州、台州沿海各县市普降大到暴雨。其中,雨量最大的椒江3小时达到180毫米,主城区部分地区已出现积水现象,河道水位上涨迅速。台州市防指启动应急预案,开启椒江、路桥两地全部涵闸进行排涝。14日中午,台州遭大暴雨袭击,很多居民被困家中,街道积水严重,车辆熄火,一些乡镇发生山体滑坡。
广东暴雨导致大埔县茶阳镇小靖河河水暴涨,造成沿河两岸的10多间店铺倒塌,三条桥梁全部成为危桥。暴涨的小靖河河水将大宁村一条河堤撕开一条170多米长的缺口,并冲毁了该村下游的龙潭大桥。青溪镇一条小堤围被山洪冲开200多米,堤内近600亩农田全部受淹,暴雨还导致青溪镇境内6处公路塌方。
接连几场雨,使长沙的旱情大为缓解。长沙市水文局发布雨水旱情情况通报称,长沙旱情由特大干旱旱情级别降低到严重干旱旱情级别。8月16日下午测算出土壤含水量较以往有明显好转,宁乡为26.9毫米,望城为20.6毫米,长沙县为11.9毫米,浏阳为43.2毫米,长沙市区为20.2毫米。依据土壤含水量,陈集中说:“浏阳已降低为中度干旱旱情级别,长沙市区、宁乡县和望城县降低为严重干旱,但长沙县仍为特大干旱。
自8月16日至18日6时,山东省泰安市连续降雨,新泰降雨263.7毫米,东平最少为9.8毫米,其他县市在21.5-99.8毫米之间。此次雨量分布极不均匀,仅新泰17日一天降水量达到164.8毫米,农田受灾8779公顷,冲毁倒塌房屋7952间、桥涵75座、大棚81个,3座塘坝出现险情,直接经济损失7848万元。
泰安市气象局从15日开始预报,充分发挥气象现代化设施的作用,严密监视天气变化,加强天气联防,为防灾抗灾提供及时的气象信息。17日11时07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和雷电橙色预警信号,并通过手机短信、"12121"、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渠道对外服务。到18日05时共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6次,雷电黄色预警信号2次、橙色预警信号2次。17日15时20分泰安市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Ⅲ级预警防御应急预案,全市气象干部职工迅速进入应急状态。18日1时30分接到山东省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Ⅱ级预警防御应急预案启动令后,立即通过可视会商系统向各县局传达,并要求全力做好防灾抗灾工作.
19~20日安徽省受“圣帕”外围云系影响,南部风力逐渐加大到5级左右,阵风7~8级,给安徽省局部山区带来强降水.
广东持续一个月的高温干旱瞬间被一个级数不高的热带风暴拖进了二百年未遇的倾盆大雨。湛江,一个总喊“渴”的地方现在却“溺水”不适。中国乃至世界的许多地方,今年都在出现着奇怪的重复:罕见高温,而后罕见暴雨,而后继续罕见高温干旱。水与火的交替迅速、自然。
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暖化,气温上升仅仅是第一步,不要低估地球的力量,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
七八月全国部分地区暴雨记录
淮河流域全线告急
7月份降水量为历史第二高,导致淮河流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气象卫星监测到,分洪面积达到115平方公里。
重庆雨量打破气象纪录
7月17日,重庆一些地区降水量打破气象纪录,特别是沙坪坝达到266.6毫米,这也是11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一天最多的降水。这场雨导致55人死亡。
济南黑色3小时
济南7月18日发生大暴雨,一个小时降水量达到151毫米,是1958年有记录以来一个小时最大的降雨量。
新泰市的华源矿洪水溃水淹井事故
据山东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资料,继9日至12日全省普降大到暴雨后,从16日凌晨2时开始至18日6时,鲁南、鲁中、鲁北东部、鲁东南、胶东半岛北部再降暴雨,其中鲁中、鲁南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降雨量为100毫米—175毫米,局部降雨量200毫米—299毫米。
在本轮降雨中,新泰市是平均降雨量最大的县(市、区),而299毫米的最大点降雨量也出现在新泰市,位于岳家庄乡西邱村岔河雨量站。截至18日上午,山东省有19座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新泰市光明水库创下了1.55米的最大超汛限水深。全省有16座大中型水库溢洪。
8月17日,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的华源矿业公司(原张庄煤矿)煤矿井因洪水灾害发生溃水淹井事故,当时井下作业人员756人,其中584人安全升井,172人被困井下,目前搜救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本组照片由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8月18日,抢险人员在封堵导致溃水事故的缺口。截至发稿时,据最新消息,共有172人下落不明。
“8·17”溃水事故抢险指挥部获悉,为防溃坝地段下游发生新的险情,指挥部通知下游低洼区群众随时做好撤离准备,并要求沿汶河两岸所有矿井停井撤人。
8月19日,参加抢险的矿工和部队官兵在用沙袋等封堵溃口、加固新堤坝。
当日凌晨3时38分,在抢险矿工和解放军、武警官兵的昼夜封堵下,直接导致山东“8·17”溃水事故的汶河支流柴汶河溃口处封堵工程基本实现合龙,为下一步开展井下积水抽排和人员救援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8月19日,在柴汶河溃口处,一条长50余米的新堤坝已经完成合龙。
8月19日,在柴汶河溃口处,一条长50余米的新堤坝已经完成合龙,抢险人员正在加高加固堤坝。河水已灌入井中三天,172人很难生还。
新疆暴雨成灾
乌鲁木齐7月17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短短4天内,洪灾共造成30人死亡,3人失踪。
兰州6小时降雨淹城
8月8日,兰州从清晨开始暴雨持续6小时,城市成一片汪洋。
广东湛江暴雨二百年未遇
受今年热带风暴“帕布”影响,广东湛江市遭遇罕见的2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出现严重洪涝灾害,目前已造成2.3万人受浸。粤海铁路线路也因洪水一时中断。
温州市民政部门截止8月19日20时统计,"圣帕"已造成温州直接经济损失10.029亿元。
"圣帕"于19日凌晨2点在福建省惠安县登陆,但强大的暴风雨给温州带来重大灾害。特别是19日凌晨台风衍生巨大的龙卷风袭击苍南县龙港镇,这是在台风七级风圈之外的一条6000米长、200米宽的狭长地带,瞬间突发龙卷风,使6个行政村受到重创,导致11人死亡,60人受伤(其中6人重伤),156间房屋倒塌。苍南县桥墩水库和矾山镇有两处暴发泥石流,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失踪。这次台风造成苍南县直接经济损失2.8亿元。
受台风袭击,温州全市5个县、172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179.0547万人,倒塌房屋1127间,死亡14人,失踪3人,受伤60人,其中重伤6人。
农业方面,农田受灾面积48.762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受灾31.237公顷,绝收粮食作物面积215千公顷,减收粮食2.2512万吨。死亡大牲畜4850头(只),损失水产养殖物1877吨,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2.6697亿元。水利设施方面,损坏堤防466处,计58.3千米,堤防决口212处,计21.51千米,损坏排灌设施4596处等,水利直接经济损失0.7826亿元。
19日下午4时50分,刚刚出访回国的胡锦涛总书记致电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关切询问第九号台风“圣帕”登陆后在福建造成的灾情。胡锦涛说,我出访在外,十分关注九号台风的动向,十分惦记受台风影响的福建广大民众。
在听取了卢展工简要的工作汇报后,胡锦涛充分肯定了这一段时间福建省委、省政府所做的防灾抗灾工作,并请卢展工转达他对全省干部民众、驻闽部队和武警官兵的亲切慰问。
胡锦涛指出,未来几天福建一带可能还会有强降雨,要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做好各项应对工作,对发生灾情的地方,要迅速组织力量抢险救灾,千方百计确保民众的生命安全,对受灾民众要做好安置工作,切实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
下图是8月19日晚上第九号台风“圣帕”登陆后在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形成低压漩涡暴雨区:
下图,“圣帕”在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形成低压漩涡暴雨区,并将大量水汽推向西方的云贵高原、喜玛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这些水汽被冷凝后,会被西风槽带到中国大陆西北和华北地区,未来会对西北、华北和东北降雨产生大的影响:
8月20日白天到夜间,东北黑龙江北部。浙江东南部、福建大部、广东东部、江西中部和南部、湖南东南部以及台湾西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其中,福建东北部、江西中部、湖南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长江以南 的旱情基本解除。
上几张图中(19-22日)的台风漩涡与暴雨区,与两星期前立秋日(8月8日,农历七月初一)的高温区域图(下图)相对比,那时的高温区恰巧基本是今天的暴雨区,气候的微妙变化就是这样的不可思议。高温、台风与暴雨间的亲密关系,并不是它们外表看来那么地对立。其中的奥妙令人深思。
今年第9号台风“圣帕”19日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登陆,造成福建、浙江两省约350万人受灾。台风登陆后,强度逐渐减弱为热带风暴,并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并于20日凌晨到上午从抚州中南部到赣州北部一带进入江西省。截至昨日17时,“圣帕”已造成三省458万人受灾,20人死亡,1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逾24亿元。
福建 直接经济损失逾11亿元
民政部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日17时,台风“圣帕”造成福建、浙江、江西三省共458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0人,失踪13人,紧急转移安置10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2万亩,其中绝收24万亩;倒塌房屋7600多间,损坏房屋2.8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4.6亿元。
其中,福建福州、莆田、泉州、漳州、三明、宁德6地市39个县(市、区)受灾,其中宁德和漳州受灾较为严重。全省受灾人口157.54万人,死亡2人,失踪1人;紧急转移73.2万人;倒塌房屋3200间,损坏房屋1.49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85万亩,其中绝收面积12万亩;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46亿元。
大风和暴雨袭击之后,福建各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秩序虽受到一些影响,但目前基本保持正常。航空、高速公路当天逐渐恢复正常,3条往返海峡两岸的海上客运直航航线自17日下午开始全线停航,但目前仍未恢复通航。受台风影响,厦门前两天出现蔬菜“抢购”现象,至昨日上午,各个农贸市场的秩序已经恢复正常。不过,蔬菜价格却依然居高不下,每公斤约比前天涨1元。
另据预计,从19日到22日,福建将连降暴雨。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已于18日19时针对福建启动四级应急响应。民政部下拨的3000顶救灾帐篷已陆续运抵福建省。
浙江 直接经济损失达8.4亿元
受台风“圣帕”影响,浙南地区出现特大暴雨,8月17日14时至19日5时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有56个站点,其中大于200毫米的站点有8个。据气象部门介绍,事发时,有8000米长,800米宽的龙卷风,从海边进入后直冲龙港镇。据温州市防指办提供的最新消息,龙卷风袭击温州龙港镇事件,遇难者人数增至11人,目前还有6名重伤者还在抢救中。
据浙江省防指办最新统计,浙江全省共计有3个市10个县138个乡镇61万人受灾,倒塌房屋209间;减收粮食3900吨;水产养殖损失面积170公顷,损失水产品400吨;231家工矿企业停产;20条公路中断,毁坏公路路基(面)63公里;损坏输电线路28公里;损坏通讯线路10公里;损坏堤防252公里,堤防决口99公里,损坏护岸357处,冲毁塘坝2座,损坏灌溉设施823处,损坏机电井5眼,损坏水文测站7座。
据这次灾害,浙江省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4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2亿元,工业直接经济损失3.8亿元,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7600余万元。目前,浙江已经解除了海上台风警报。
江西 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圣帕”于20日2时30分从黎川县进入江西。台风“圣帕”进入江西境内给江西带来强降水。20日4时,江西省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要求各地加强暴雨灾害防御。
据江西省防汛部门介绍,受“圣帕”影响,19日8时至20日8时,江西中南部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有19个县79个雨量站降雨量超过50毫米,9个县22个站超过100毫米,以永丰县潭头站327毫米为最大。截至20日8时,江西各地尚没有灾险情报告。
据了解,第9号台风“圣帕”对江西影响时间长、范围广、降雨量大,环流将在江西维持48小时,影响时间将达72小时或更长。
从电话中得知,今天早上5时许,洛阳南的伊川平等乡下起中雨,把玉米叶上的灰尘洗的干干净净。台风“圣帕”的威风没有了,为中原带来的是和风细雨。
今年第9号台风“圣帕”造成福建、浙江、江西三省458万人受灾,20人死亡,1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逾24亿元。造成山东新泰市华源矿业公司(原张庄煤矿)煤矿井因洪水灾害发生溃水淹井事故172人下落令人揪心。相比之下,河南是幸运的。
在经历了二个多月的严重干旱之后,从8月20日晚上开始,受强热带风暴“圣帕”影响,湖南境内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前几天还为抗旱而全省总动员的湖南省,立即由抗旱转入了防汛救灾行动。 湘水流域干支流全面上涨。湘水一级支流米水上游发生超历史洪水,五里牌站21日2时出现洪峰水位93.39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65米。耒水永兴站22日3时洪峰水位101.73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08米;22日8时,米水甘溪站水位79.65米,流量4300立方米每秒,超警戒水位2.15米,水位仍在持续上涨。东江水库21日17时出现7620秒立米入库洪峰,今日(22日)8时,水位达279.92米。
暴雨洪水造成湖南株洲、郴州、衡阳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多处山体滑坡,大量农田受淹,山塘、堤岸损毁,房屋倒塌,桥梁被毁,公路中断。3市20个县357个乡(镇)240多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人,
这次降水过程是湖南省今年以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一次。
受“圣帕”连续强降水影响,转眼间的洪灾,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14亿元。
台湾:菜价全面大涨。“圣帕”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导致台湾蔬菜受损,再加上暴雨影响采收、道路中断,岛内部分地区蔬菜到货量大幅减少,菜价也全面大涨,叶菜类每斤上涨了10到15元新台币,有的还上涨了两倍多。
铁路未受影响。由于铁路防范准备工作充分,组织有力,经受住了超强台风“圣帕”考验,全局运输秩序安然无恙。
缓解旱情,“圣帕”有过亦有功
“圣帕”和去年的“碧利斯”的登陆路径相同,都由福建中南部登陆,向西北方向经江西进入湖南。两者带来的强降水、超强降水都集中在湘东南,并且在低压环流未进入江西之前就开始影响湖南,造成湘东南强降水。
“碧利斯”暴雨中心在郴州资兴、汝城一带。暴雨中心3天最大降雨量为资兴市龙溪站628.8毫米;资兴市兴宁站最大日降雨量为305毫米。与此相似,“圣帕”暴雨中心也维持在这一带,主要在湘江一级支流耒水、m水和舂陵水流域,集中分布于m水的安仁、茶陵及耒水的永兴、资兴。暴雨中心3天最大降雨量为资兴市兴宁站611毫米、资兴市龙溪站598毫米;资兴市兴宁站最大日降雨量336毫米。
影响范围更广,降雨总量更多。“碧利斯”为空心结构,中心附近降水不强,强降水主要由台风外围云系造成,而“圣帕”则结构紧密,低压环流本身带来强降水,因此“圣帕”对湖南的影响范围更广。8月19日8时至22日8时,降雨量100毫米以上笼罩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较2006年“碧利斯”同雨量级影响范围大0.3万平方公里。其中200毫米、300毫米和400毫米以上笼罩面积分别为3万、2.1万、1万平方公里,分别较“碧利斯”影响范围大0.5、1.2和0.6万平方公里。
据潇湘晨报8月23日讯 强降雨使株洲、郴州、衡阳公路设施受损严重。记者从湖南省交通厅获悉,截至昨日上午11时,台风造成全省2条国道(G106、G107)、6条省道(S316、S320、S322、S324、S212、S213)、42条县乡公路交通中断,全省公路水毁损失达8100万元。
损失具体情况为,106国道、320省道株洲境内各有1处交通中断。“十一五”路网改造项目在建桥梁施工支架多处被毁,320省道改造项目跨线桥K43+800—K44+300处被淹。107国道、316、320省道衡阳境内交通中断。郴州市境内106国道、5条干线公路、23条县乡公路中断交通。耒宜高速公路K502-K504处22日12时08分路段最低处距水面0.76米。(
“圣帕”是差不多消失了,但它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在“圣帕”的后面,跟着一条由降雨云团组成的大尾巴。这条尾巴将在未来继续对闽、浙、赣、湘、黔、滇,渝等地区造成降雨。
对于台风的评价,热带气旋自从在海上形成之后,在不断加强自身能量的同时,也卷入了大量的水汽。它所携带的水汽进入了闽、浙、赣、湘、渝、黔、滇,这对于前段时间出现在该地区的旱情而言,无疑起到了明显的缓解作用。同时,台风推动大量的水汽西进北上,对川、陕、甘、青、宁、晋、豫、皖、苏,甚至华北、内蒙、东北也会起到重要的降雨影响。
受“圣帕”台风西移残留的低压环流和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共同影响,从19日到23日早晨,粤东、珠江三角洲和粤北大部分地区先后下了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总雨量一般在50~200毫米之间,加上前期“帕布”带来的降水,全省旱情基本缓解。
8月21日08时-23日14时,广西出现了一次明显降雨天气过程。累计雨量超过100毫米的有9个市县。
四川省8月23日08时~24日08时雨量统计,泸州、宜宾、乐山、内江、自贡、资阳、眉山、雅安、成都、德阳十市普遍降了中到大雨,其中双流、叙永、宜宾县、筠连、内江5县(市)城区降了暴雨,珙县城区降了135.4毫米的大暴雨,有10个雨量中心哨点降了暴雨,盆地内的极端最高气温也由前两日的35~39℃下降到32~35℃。成都市出现分布不均的雷阵雨,个别地方雨量达暴雨。其中,都江堰月城湖63.5毫米、青城山54.9毫米、彭州通济54.9毫米、双流53.1毫米,武侯区政府39.1毫米、新津13.8毫米。 24日14时-25日14时,华北东南部、黄淮北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江汉地区、江南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了大雨或暴雨,其中四川、河南、湖南的局部地区降了大暴雨,四川雅安(207毫米)降雨量最大。
25日08时~26日08时降雨量资料显示:受副热带高压的东退南压,受西来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25日08时开始内蒙古自治区2西部出现降雨天气。降水区域东移并加强,25日夜间至27日乌海市、巴彦淖尔市东南部、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南部、呼和浩特市南部、乌兰察布市南部有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山西北中部全区、长治市、晋城市出现明显降雨,其中,广灵、朔州、应县、繁峙、岢岚、兴县等6县市降暴雨,大同、阳高、左云等20个县市降大雨。强降雨区主要位于山西北部。全省24小时降雨量在0.0~74.5毫米之间。8月26日:全省阴天小到中雨,吕梁、朔州、大同、忻州的大部分县市大雨,部分地区将出现暴雨,个别县市雨量超过100毫米。太原、晋中、阳泉的部分县市大雨,个别县市有暴雨。
23日晚至25日凌晨,四川省盆地中南部的雅安市、乐山市、眉山市、宜宾市、内江市等地的部分地区因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山地灾害。24日,云南省镇雄、彝良、沧源县因强降雨引发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
25日晚上到27日白天,成都、绵阳、德阳、雅安、乐山、眉山、宜宾、泸州、内江、自贡、凉山、攀枝花12市州的局部地方大雨到暴雨。8月24日8时至25日8时,雅安、宜宾、乐山、自贡、凉山、眉山、内江等市州降了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其中荥经168.8毫米、屏山149.4毫米、雅安雨城区145.6毫米。
受“圣帕”减弱后的低气压向西移动影响,贵州省西部地区出现强降水天气。8月24日08时~25日08时降雨量统计,共出现暴雨3县、大雨18县(市),最大雨量为贞丰的95毫米。另据乡镇气象监测资料,2个乡镇降了大暴雨,29个乡镇降了暴雨,97个乡镇降了大雨。
甘肃省河西中东部出现明显降水过程,25日下午到26日,张掖、武威、金昌等市阴小雨或阵雨,局部地方有大雨。此次降水维持时间较长,累计雨量较大,白银、兰州、甘南、临夏、定西等州市部分地方阵雨或雷阵雨;陇南市多云间阴,局部地方阵雨;广河、和政、康乐、东乡、临洮等县局部地方大到暴雨。
25日凌晨开始,鲁西北、鲁中和半岛北部地区出现降水。截至25日16时共有38个站降小雨,6个站降中雨,2个站降大雨,3个站降暴雨,大雨和暴雨主要集中在鲁西北和鲁中北部地区。
25日08时至26日08时,新疆天山西部地区、青藏高原大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内蒙古中西部偏南地区、黑龙江北部、黄淮北部和西部、江淮西部、江汉地区、江南大部、华南以及西南地区大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雷阵雨。其中,四川盆地南部、云南中西部、贵州西部、江西中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甘肃中部、内蒙古河套地区、河北东南部、山东北部等地有大雨,局部地区有暴雨,上述地区局地并将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天气。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北部有4~6级偏北或偏南风,南疆盆地西部有浮尘或扬沙天气。
26日-至27日,新疆西部和西北部地区、青藏高原大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内蒙古中西部偏南地区、黄淮西部和北部、江淮西部、江汉、江南大部、华南以及西南地区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雷阵雨。其中,内蒙古河套东部地区、陕西北部、山西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四川南部、云南西部和东部、贵州西南部和广东东部沿海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上述地区局地并有短时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7日至28日,新疆北部、青藏高原大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偏南地区、华北大部、辽宁中南部、黄淮、江淮、江南大部、华南以及西南地区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雷阵雨。其中,山西东北部、河北中部、北京以及广东东南沿海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此外,热带气旋的产生往往能带走热带地区的部分热能,对于地球气候平衡也有重要意义。 从中国民政部获悉,9号台风“圣帕”已导致39人死亡。针对湖南、江西两省灾情,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分别启动了三级和四级救灾应急响应。
截至22日17时的统计,“圣帕”已造成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5省811.7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9人,失踪8人,紧急转移安置176.4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07.9万亩,其中绝收54.6万亩;倒塌房屋2.3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67.1亿元。
================================
本人之所以对气候自然灾害关注,是深感我们的先人选中河洛地区生存繁衍,世代不息,是经历了千万年的灾难痛苦而优选出的宜居宝地。有近千个姓氏出自这里,有十多个王朝以此为都,并先后吸引了一百多个皇帝安身这里。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在此创立,最早的国家在此确立并不是偶然的。除了地处“天下之中”的交通地利条件外,自然环境优越更是重要原因。四时节令明显,气候温和,山川水系密布,水源充足而不滥。没有毁灭性强的台风,很少有灭顶之灾的大洪水,没有严寒风暴冰天雪地,更罕见酷暑高温和沙尘暴。
河洛地区是古“中国”一词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文明发祥地之一。它处在秦岭余脉熊耳山的东部浅山丘陵地区,是黄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四时节令十分明显,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河洛地区有300万年前已经形成天然石龙,是目前发现的体形最大、龙形最逼真的天然石龙景观。在天然石龙附近还发现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遗存,出土的红陶三足钵、锯齿石镰、石铲、精细的磨制骨针等文物,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农业文明的创立的实物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