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与老百姓的关系


 

     这几年国内商业银行的迅速发展壮大,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高是其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获得的结果?非也.这是因为银行的存款长期低于通货膨胀的水平之下,而中国金融的管理部门因各种原因不愿意提高存款利率,而银行存款活期存款的利率是0.72%,扣除利息税,也就是0.6%多,比通货膨胀率低了将近2.5%.举个例:假设在中国国有银行的存款是的35万亿人民币,这35万个亿若以平均低2.5 个点计算,
        就等于中国老百姓损失了8750个亿
       
       这就是国内商业银行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度增长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它得益于国家的利率政策即低息政策..

        也就是说 国有商业银行是通过巨大的存贷款利差,来获取巨额利润.
        因为中国国有银行的存款是利息较低的或者说执行的是一种低息政策.
        .
        就等于中国老百姓一年要损失8750个亿.也就是说中国老百把票子放在银行就是贬值或者说是亏损
        而银行就是通过存款利息低于通货膨胀这种巧妙的方式,来掠夺广大存款者的利益实现其高速扩张,
       银行的负利率政策又促使老百姓把钱入其它行业,这又加剧了中国流动性过的严重泛滥,看到股市一波又一波的上涨,存款又是赔钱,你说有多少人能不入市。而普通老百姓如和尚他会炒股?他们的钱迟早要送给基金公司.


        这笔巨额的利差本来该是投资者的,但是银行通过垄断手段压低利息掠夺走了,而银行又将这获取的利差和其主要客户---国有大中型企业来分配这块蛋糕,在中国能贷到款的是谁,只能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等于是用利差变相补贴了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中国的国有企业享受到了这个额外补贴,当然企业经营利润也会大增.是央行保护了银行绩效,补贴了国有企业的赢利.因此它们也就变成了中国上市公司的绩优股

       中国百姓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的巨额财富,被银行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些绩优股用违背市场经济原则的方式所瓜分,这是赤裸裸的绩优股与民争利.抢利.

         作为一个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不能光靠国家政策来扶持,不能靠老百姓的捐献来发展.入世前我们非常担心的企业如汽车行业,入市后不但没倒,还创出了自己的民族品牌,所以企业要敢于步入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去,到国际商战的海洋中去.。